专家详解:红薯病虫害防治实用指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37:4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家详解:红薯病虫害防治实用指南
红薯,又名甘薯、甜薯、地瓜、番薯,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红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红薯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帮助种植户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我们特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仵均祥,为大家详解红薯病虫害的防治要点。
01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黑斑病
黑斑病是红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尤其在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重茬地或多雨年份易发病。其主要症状是叶片出现黑色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
- 建立无病留种田,精选种薯
- 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 种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5分钟
- 移栽前薯苗高剪后,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浸苗10分钟
根腐病
根腐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可导致植株死亡。其主要症状是根部腐烂,地上部分表现为生长缓慢、叶片发黄。
防治方法:
- 建立“三无”(无病、无虫、无残株)留种地,培育无病种薯
- 与花生、芝麻、棉花、玉米、高粱、谷子、绿肥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 适时早栽,栽无病壮苗,深翻改土、增施净肥、适时浇水
- 选用抗病品种,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
病毒病
病毒病是影响红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主要症状包括植株生长受阻、叶片变形等。病毒可通过种薯、种苗传播,也可通过蚜虫等媒介昆虫传播。
防治方法:
- 使用脱毒种苗和种薯
- 及时剔除病株
- 防治传毒昆虫,如蚜虫
- 使用抗病毒药剂,如高锰酸钾、病毒灵等
其他病害
- 软腐病:块根表面出现水渍状软化区域,后期会腐烂。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改善土壤排水条件等。
- 疮痂病:主要危害嫩梢的茎尖和叶片,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浸种防治。
02
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是红薯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白蚁、根蚜、土蚕和根结线虫等。这些害虫主要危害红薯的根部和块根,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
防治方法:
- 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 使用农药如苦参碱水剂、乐斯本、氯虫苯甲酰胺等
- 实行轮作
- 物理防治如草木灰溶液灌根
- 冬季深翻土壤
- 使用毒饵诱杀
- 在土中掺入杀虫剂
食叶性害虫
食叶性害虫主要包括甘薯麦蛾、斜纹夜蛾等,主要危害红薯的叶片,影响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
- 田间发现幼虫卷叶危害时,及时捏杀或摘除卷叶
- 使用氯氰菊酯水乳剂、乐斯本乳油等喷药防治
- 使用杀虫灯诱杀成虫
- 人工捕杀幼虫
03
综合防治策略
选用抗病虫害品种:选择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有抗性的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
- 实行轮作倒茬,避免重茬
- 深耕土壤,改善土壤环境
-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残体
- 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性
-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 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
- 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
- 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 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 利用天敌控制害虫
- 使用杀虫灯、粘虫板等物理方法诱杀害虫
- 采用高温大屋窖等技术防治病害
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红薯病虫害的发生,保障红薯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提醒广大种植户,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热门推荐
庄子的"逍遥"哲学,是我们最大的误解
结婚登记礼服挑选指南:时尚与传统相结合,打造独特婚礼氛围
超高纯316LVV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
经济效益高的鸡的品种
手指肌腱损伤能自愈吗?专业医生这样回答
嘴巴里面牙齿的最里面的肉鼓起来了怎么办
如何分析股票市场?这些市场分析有哪些数据和指标的参考?
“福九味”之金线莲 | 药用奇效与食用指南
机顶盒升级指南:在线与离线升级方法详解
怎么用意识控制潜意识
成都天府新区发布高新技术应用场景清单,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中国高铁站全指南:设施、服务与乘车攻略
一文看懂:MES定义和功能是什么,以及在数字化工厂的应用
海运数据驱动建模:应对不确定性,优化全球物流
哪吒的逆天改命,给父母的3大育儿启发
沈阳二手房市场回暖:政策与经济双重驱动下的市场复苏
贵州西江 • 千户苗寨风情与美食之旅,走进现实版的“千与千寻”!
《粥的历史与文化》
一碗粥里的传承与团聚
正露丸(OTC)说明书: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高速限速标准将调整,120或将成历史,车主:终于能放心踩油门了
丁二醇对人体有害吗
数据库索引完全指南:从入门到精通
中国与智利锂矿贸易现状和前景
杜甫的三吏三别原文
唐代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新安吏》原文及赏析
如何正确连接9011引脚图?
提升职场竞争力:揭秘CAAC无人机执照的六大优势
一次满足多元体验,休闲农业“风景”正好
从明清商埠吃到2025,这10样才是鼓浪屿美食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