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52路带你玩转鹿门寺
襄阳52路带你玩转鹿门寺
从襄阳火车站出发,乘坐52路公交车是前往鹿门寺最便捷的交通方式。这条线路途经26个站点,全程约27.09公里,运营时间为早晨6点至下午4点。乘客可通过襄阳公交APP查询详细信息和首末班车时间。
到达鹿门寺园区后,还需步行约1.8公里才能到达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鹿门寺,原名苏岭山,有诗山、隐山、佛山之称。在湖北省襄阳市城东南约15公里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因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皮日休、唐彦谦相继在此隐居而名闻遐迩,后人谓之“圣山”。
八角井
在鹿门寺后200米远的山腰处有一口井,因井门曾砌有八角围栏,故称八角井,又称八卦井。井中之水:无论天干地旱多么严重,始终保持一样的流量,实在神奇。井中泉水往下暗流20余米,又汇一泉称天坑,也称天井。此井为一自然竖井:深约2米,井口直径约一米。再往下暗流,经一天然石洞,洞内多钟乳石,有一大石块向外伸出尺许,泉水顺此石突然悬空倾泻,散如珠,垂如帘,称暴雨池。
泉水再流至寺门前,从两个石雕的龙口中喷入灯公洗钵池(又称龙头喷泉),流泉昼夜不停,相传:孟浩然就是常饮此泉,又接山中灵气,才有盖世之诗情。
鹿门寺
山上有座鹿门寺,据当地县志记载,东汉光武帝与近臣习部在此梦见神庙,遂建寺纪念,后来山以寺名,得名鹿门山。
山上另有暴雨池、天井、八卦池、龙头、万年龟、庞公地王洞、孔明拜堂、孟浩然隐居遗址等景点,这些景点和鹿门寺一起组成了海内外闻名的文化旅游区。游客上山时,可尽情品味“竹露滴清响”的妙境,别有一番情趣。
鹿门山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当年躬耕于隆中的诸葛亮曾拜庞德公为师,每次来求教,都跪拜在庞公榻前,其虚心为学之状,令后人敬仰。庞公还常邀其侄儿“凤雏”先生庞统、“卧龙”先生诸葛亮、水镜先生司马徽及徐庶、崔州平等人纵议天下大事,商讨治国之策;由此,演绎出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
鹿门山是一座秀美的山,天兰丽质,风情万种。它又是一座诗化了的山,孟浩然用诗的神笔,将它描绘得清美如画。不,是它哺育了大诗人孟浩然,也将众多的文人雅士之思想境界提升到了极至。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游鹿门不果后,发出了“不踏苏岭石,虚作襄阳行”的感叹。他是为未能目睹鹿门山的秀丽风光和名胜古迹而遗憾,抑或是为无缘感受圣山陶冶性情而惋惜。
相关作品
1、白居易诗作
白居易在《游襄阳怀孟浩然》诗中说:“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南望鹿门山,蔼若有余芳,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
2、李白诗作
李白在《赠孟浩然》一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同时代著名诗人共同崇拜和赞美孟浩然的诗品和人格,实属难得。而要想真正体会孟浩然这种境界,恐怕得常游鹿门山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