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打嗝竟是中风预警信号?这些症状千万别大意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06: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打嗝竟是中风预警信号?这些症状千万别大意

49岁的老赵是家设计公司的老板,由于经常出门跑业务、拉合作,老赵平时没少应酬,喝到凌晨回家也是常有的事。可最近几年,老赵发现自己不仅酒量下降了,就连身体也常出现一些小毛病,可要说这最奇怪的,便是“打嗝”这回事儿了。按理说打嗝这种行为在生活中可是再寻常不过了,但老赵不仅打嗝频繁,每次一打还老是停不下来。到后来,每次一打嗝,还有股子臭味随着嗝气涌出来,这可害惨了老赵,就因为在应酬上经常打嗝停不下来,叫老赵黄了好几回生意!毕竟,没有哪个合作老总愿意听一个连话都说不完整、每三秒就得“嗝”一声的人谈工作……

就这样,为了自己公司的生意,老赵不得不去医院查查这老打嗝的毛病,谁知道这一查不要紧,结果却吓坏了老赵。原来频繁地打嗝并非寻常小事,而是食管癌长出的恶性肿瘤对向下走行的膈神经压迫导致,痉挛的膈肌会使人体频繁打嗝,除了停不下来,还容易伴随恶臭。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也会十分震惊,为何这再寻常不过的“打嗝”,竟也能和癌症挂钩?种种原因,听王药师给你慢慢解释。

01

“嗝”,是如何形成的?

先来解释一下“打嗝”。我们人体有个组织叫做横膈肌,它由肌肉组成,横亘在我们的胸腔和腹腔之间,使他们能够分隔开来。当膈肌出现痉挛或是突然性收缩,便会使空气被突然吸入气管,加之声带关闭,最终形成打嗝现象。

别看打嗝经常发生,但打嗝却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叫嗳气,另一种叫呃逆,虽然它们都属于打嗝,但却有很大区别。

先来说说嗳气,这种打嗝相对来说比较和缓,也不会长时间停不下来,大都是因为胃内气体过多,会在吃饭后发出一声长而缓的“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打饱嗝”。产生嗳气的原因也比较简单,因为我们在正常进食过程中,气体会随着咽下的食物、液体进入食道、胃部,如果我们还喝了一些容易产气的食品(例如啤酒、碳酸饮料等),就会在胃部产生更多气体,随着一声饱嗝排出。

另一种打嗝叫做呃逆,这种类型的“嗝”就不会产生满足感了,反倒叫人烦恼。因为呃逆通常表现为连续不断地打嗝,时间间隔比较短,声音也比较高亮,通常无法控制。这是因为呃逆通常是由膈肌痉挛引起,当膈肌受到各种原因的刺激,比如疾病、狼吞虎咽、大笑等,便会出现痉挛引起呃逆。

02

频繁打嗝或是疾病预警!

以上两种打嗝想必大家都曾经历过,偶尔打嗝对我们的身体不会产生任何伤害,但如果经常性打嗝,就需要注意及时关注我们的身体情况,因为这可能是不良生活方式导致,但也可能是疾病在预警!

  1. 不良饮食习惯
    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打嗝现象的出现,当人们狼吞虎咽饱餐一顿或是在吃饭时一直说话,甚至短时间内喝下大量冷饮、产气食物,都会引起嗳气或是呃逆,这种打嗝本身对身体危害不大,只要及时调整饮食习惯,做到细嚼慢咽、合理膳食即可。

  2. 情绪波动
    某些人会在撒谎的时候忍不住打嗝,或是在大笑、大悲后机体不受控制的打嗝,这大都与心理作用有关。当情绪短时间内波动较大,很可能刺激膈肌引发痉挛,导致打嗝现象。

  3. 胃部疾病
    如果经常出现嗳气、呃逆现象,也需要警惕疾病的可能。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胃部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是胃部肿瘤等,都容易引起膈肌痉挛产生持续性打嗝。特别是有些人并未进食就会不由自主地打嗝,这时务必提高警惕,如果还伴随有胃胀、胃痛或是喉咙烧灼感时,最好及时就医,尽快检查消化系统疾病。

  4. 脑梗前兆
    大家可能想象不到,为何打嗝还能成为脑梗前兆?的确,频繁、不可控制的顽固性呃逆现象正是中风前的一大预兆。当出现长时间持续打嗝,此时大都是因为脑部的血块压迫了膈神经和迷走神经,使之受到刺激,影响了脑神经作出正确反应,才导致的打嗝现象。中老年群体如果出现反复打嗝、说话语速变慢,肢体不灵活现象时,很有可能是脑中风的前兆,此时需要及时就医,切莫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5. 恶性肿瘤
    如果打嗝反复不易停止,同时还伴随臭味,这时就要考虑身体内是否存在恶性肿瘤。胆囊肿瘤或是胃肠道出现溃烂性病变,都容易引起打嗝伴随恶臭,食管癌形成的恶性肿瘤会使食物堵塞在食管内部,当这些食物长时间堆积,开始腐烂变质,便会散发出恶臭气味。此外,当这种恶性肿瘤生长的位置较为靠下,可能会引起食管梗阻,刺激膈肌收缩,形成持续打嗝的现象。大家需要注意,如果身体出现经常性地打嗝伴随进食困难、身体消瘦等现象,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身体中是否存在恶性肿瘤,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03

中风的其他预警信号

除了顽固性打嗝,中风还有其他一些预警信号,包括:

  • 眩晕明显:突然间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步履蹒跚,抬脚费力,甚至失去平衡摔倒在地。这种现象为时很短,仅有几秒钟或几分钟,很少超过10分钟。

  • 剧烈头痛:无明显诱因,逐渐由间断性转为持续性,伴有恶心、呕吐等现象。由于脑部动脉内压力突然升高所致。

  • 一侧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手臂、指头麻木,特别是无名指。都是颅内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 经常咳嗽:喝水或进食过程中出现咳嗽,也是发生中风的迹象。由于大脑缺血使吞咽神经中枢受到影响,反射失调,使得水及食物误入气管。

  • 单眼失明:一只眼睛忽然视物不清楚,或视物成双影。眼前有黑点,甚至看不见东西,在很短时间内即恢复正常。这可能是脑部血管严重硬化变窄导致眼球视网膜缺血的征象。

  • 白天嗜睡:非常疲惫,觉得睡不够,甚至在白天也是睡意明显。

  • 哈欠连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无原因而出现哈欠频作,是病态反应。中风病人在发病前1周左右,会出现不分时间、地点而情不自禁地频打哈欠的现象。

  • 握力下降:比如在刮剃胡须头转向一侧时,手臂突然失去握力,致使刮胡工具落地,有时还伴有讲话不清,过1~2分钟后完全恢复正常。尽管恢复很快,但预示着中风随时随地可能会发生。

  • 舌根发硬:忽然感觉舌根部僵硬,舌头胀大,说话不清楚。这是因为血管硬化,管腔狭窄,舌静脉循环不畅刺激舌神经所致。

  • 鼻子出血:当血压不断升高时,已硬化变脆的鼻血管不能承受压力,可发生破裂出血。大量病例证实,高血压病人反复鼻出血后1~6个月,约有半数的人发生出血性中风。

04

如何预防中风?

  1. 注意合理饮食,提高免疫力
    戒烟戒酒,每天多吃新鲜绿叶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晨起喝一杯温开水可以补充夜间丢失的水分,降低血液粘稠度,避免感冒、发热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多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2. 注意情绪管理
    情绪激动是脑中风的大忌,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尤为重要,不关注过于悲伤、情绪化的不良信息,保持与家人朋友的联系,互相鼓励支持,保持情绪稳定,促进心理健康。

  3. 定期体检
    在出现早期症状之前提前提防脑卒中的“悄悄生长”是重中之重,除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之外体检也是重要的预防脑卒中手段。

总之,打嗝虽是常见生理现象,但若发现应及时就医,尤其是伴有其他症状时。中风的预警信号多种多样,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是关键。关爱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从关注每一个看似平常的症状开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