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国的前世今生:徐州郡数变迁
彭城国的前世今生:徐州郡数变迁
徐州,古称彭城,这座拥有26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变迁。从原始社会末期彭祖建大彭氏国开始,彭城就一直是徐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彭城的历史变迁,不仅反映了徐州地区的行政沿革,也展现了中国历史的波澜壮阔。
彭城的起源与早期历史
彭城的建城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据《史记》记载,尧帝时期,彭祖(名篯铿)因精通养生之道,被封于彭,建立了大彭氏国。彭祖不仅以其长寿著称,更以其智慧和德行赢得了后世的敬仰。他发明了烹饪术,开创了养生学,成为徐州彭祖文化的源头。
春秋战国时期,彭城先后属于宋国和楚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彭城县,隶属于泗水郡。西汉时期,彭城成为楚国的都城,东汉时又改为彭城国。这一时期,彭城的政治地位显著提升,成为徐州地区的行政中心。
三国至隋唐:彭城的兴衰
三国时期,曹操将徐州刺史部迁至彭城,这是彭城首次被称为徐州的开始。西晋时,徐州成为19州之一,治所设在彭城。东晋时,徐州分为南北二州,北徐州治所仍在彭城。南朝宋时,北徐州改称徐州,治所依旧在彭城。这一时期,彭城作为徐州的行政中心,地位稳固。
隋初,彭城成为东南道行台、徐州总管府、徐州、彭城郡四级政区的治所。隋炀帝时期,徐州改称彭城郡。唐朝初期,彭城郡再次改称徐州。五代十国时期,徐州一直是武宁军节度使的驻地。这一时期,彭城经历了多次改名和行政区划的调整,但始终保持着重要的政治地位。
宋元明清:彭城的延续与发展
北宋时期,徐州隶属于京东路。南宋时,淮北地区被金国占领。元朝时,徐州路降为武安州,隶属于归德府。明朝初期,徐州直隶南京,后改属凤阳府。清朝雍正年间,徐州升格为府,管辖1州8县,同时设置铜山县作为府治。
民国时期,徐州废府设县,属江苏省。1914年,江苏省设立徐海道,治所设在铜山县(徐州)。1928年,道废除后,徐州与铜山县同城而治。1948年12月1日,徐州解放,成为山东省直辖市。1952年底,江苏重新建省,徐州成为江苏省辖市。
现代传承:激活历史文化资源
近年来,徐州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2023年,徐州启动了“彭城七里”历史文脉建设工程,该工程南北长约7里,涵盖周边7平方公里区域,沿途分布着2个历史文化街区、12片历史地段、45处文物保护单位,几乎集中了徐州老城的精华。
位于徐州老城南侧的户部山,山顶有楚汉遗址戏马台,山脚到山腰分布着大小10余个院落共500多个房间的明清民居群,是徐州重要的历史文化地标。经过多年的保护和建设,户部山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历史遗迹保护、古民居修缮、城市有机更新等成功经验,是“彭城七里”南部的重要节点。
徐州文庙则是“彭城七里”北部的重要节点。这座古建筑过去的开发力度不足,连许多徐州本地人都没听说过。如今,徐州文庙经环境整治后重新开放,作为一片开放式街区的文化单元,与周边的购物广场、美食街区、文创商店等比邻而居。
“左手传统文化,右手时尚生活,这样游文庙,真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在附近上班的市民小颜感慨道,与附近现代化建筑相映照,文庙的历史厚重感越发强烈了。
“相信随着保护、传承、发展工作的不断推进,徐州的历史文化资源将被系统激活,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鲜活注脚。”徐州市委负责同志说。
彭城国作为徐州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变迁不仅反映了徐州地区的行政沿革,也展现了中国历史的波澜壮阔。从原始社会末期的彭祖封国,到现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彭城国的前世今生,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