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瑞利珠单抗:哮喘治疗新希望
本瑞利珠单抗:哮喘治疗新希望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呼吸病学》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本瑞利珠单抗(benralizumab)作为一种新型哮喘治疗药物,相较传统类固醇片剂更有效,可显著降低后续治疗需求。这项研究可能对全球数百万哮喘和COPD患者产生重大影响。
本瑞利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抗IL-5Rα单克隆抗体,通过与嗜酸性粒细胞上的IL-5Rα结合,降低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从而减轻哮喘和其他相关疾病的症状。临床研究显示,持续使用本瑞利珠单抗治疗哮喘效果良好,并且能改善肺功能,显著降低哮喘年急性发作率,为患者带来显著获益。
MIRACLE III期试验:显著降低74%急性发作率
由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一项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脑部放疗及含铂双药化疗治疗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的多中心、单臂的Ⅱ期临床研究(C-Brain)于国际肿瘤学领域顶级期刊《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IF:41.6)1在线发表。
MIRACLE III期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多个国家的接受标准治疗却仍未得到控制的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SEA)患者中,与安慰剂(本瑞利珠单抗n=236,安慰剂 n=237)相比,Fasenra (通用名:benralizumab/本瑞利珠单抗)治疗后,患者48周内的年急性发作率(AAER)降低了74%(风险比 0.26 [95% 置信区间 (CI) 0.19, 0.36],p<0.000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1。
MIRACLE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受试者为在接受中高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CS-LABA)治疗时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哮喘患者(同时接受或未接受口服糖皮质激素(OCS)和其他哮喘控制药物)。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30mg本瑞利珠单抗皮下注射或安慰剂治疗,为期48周1,2。
未受控制的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会造成极大的疾病负担,包括症状控制不佳、生活质量差和发作率高3,4。在中国,嗜酸性粒细胞表型的重度哮喘发病率正在上升,但治疗方案却很有限5。数据显示,在中国,约有 8-10%的哮喘患者(总体哮喘人数约为 4600 万人)患有重度哮喘6,7,8,其中高达76.8% 的患者患有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9。然而在中国,仍有相当多哮喘患者未被诊断和未得到充分治疗6。
临床意义: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MIRACLE III期试验在关键的次要终点,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前1秒用力呼气容积(pre-BD FEV1)和哮喘症状总评分(TASS)方面均取得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1。与安慰剂相比,本瑞利珠单抗组患者表现出早期(第4周)和持续(第48周)的pre-BD FEV1改善(第48周时最小二乘均数差值为 0.25 [95% CI:0.17, 0.34], p<0.0001),从第20周至第48周,观察到TASS最小二乘均数差值为-0.25 [95% CI -0.45,-0.05],p=0.01261。这些数据表明,本瑞利珠单抗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方便的给药方案10,11,12,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和哮喘症状1。
此外,接受本瑞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在重要的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方面显示出显著且积极的改善,其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总分较第8周首次评估的基线有显著改善(最小二乘均数差值为−7.36 [95% CI −10.59, −4.13]; nominal p<0.0001)并持续至48周 (−9.19 [95% CI −12.79, −5.60]; nominal p<0.0001)1。在治疗后的首次评估中(即第 4 周、第 8 周和第 2 周),观察到了pre-BD FEV1, SGRQ和呼气峰值流量(PEF)的改善,并持续到治疗结束(第 48 周)1。
本瑞利珠单抗在中国亚组人群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全球总体研究人群一致1。
上市情况:已在80个国家获批
本瑞利珠单抗目前已被包括美国、日本和欧盟在内的80个国家批准作为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的联合维持治疗,并在美国、欧盟和其他国家被批准用于自我给药12。在中国,本瑞利珠单抗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推测适应症为6-11岁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的附加维持治疗。
这些突破性成果预示着哮喘治疗领域将迎来新的曙光。本瑞利珠单抗的出现,为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特别是对于那些对传统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和临床应用的推广,本瑞利珠单抗有望改变哮喘治疗的临床实践,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