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患者超1.4亿,防控刻不容缓
中国糖尿病患者超1.4亿,防控刻不容缓
糖尿病在中国的流行程度已达到令人震惊的水平。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超过1.4亿,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糖尿病在中国的流行程度,也凸显了其作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严重性。
流行现状:年轻化趋势令人担忧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饮食习惯的改变、体力活动的减少以及压力的增加,导致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不断上升。这些因素加剧了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之间的关联。更令人担忧的是,糖尿病已不再局限于老年人群体,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
宁光院士团队的研究表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日益增多的年轻发病的2型糖尿病,以及巨大的糖尿病管理差距,已成为中国糖尿病预防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些发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糖尿病已悄然年轻化,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疾病负担:并发症与经济影响
糖尿病的危害远不止于高血糖本身。其并发症累及血管、眼、肾、足等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据《中国大众糖尿病认知调查报告》显示,公众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认知严重不足。例如,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4倍,但仅有43.0%的受访者知晓这一关联。
从经济角度来看,糖尿病的医疗支出同样惊人。据统计,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费用占用了大量医疗资源,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一负担预计将进一步加重。
预防与控制:国家行动与个人责任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政府已将糖尿病防治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要达到60%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要达到70%及以上,糖尿病治疗率、控制率、并发症筛查率要持续提高。
然而,仅靠政府和医疗机构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提高公众认知、加强预防措施、改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的责任。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预防和控制建议:
- 健康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食品。用杂粮饭代替精米白面,避免油炸类、浓汤、面食等。
-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 保持健康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 定期检查:特别是有家族史或其他风险因素的人,应定期检测血糖水平。
-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都会增加患病风险。
未来趋势与挑战
尽管国家已采取多项措施,但糖尿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仍将继续上升。主要原因包括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持续西化,以及糖尿病年轻化的趋势。
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治疗依从性差。《中国大众糖尿病认知调查报告》显示,尽管80.5%的糖尿病患者认同“应该听从医生建议,该用胰岛素治疗时就用”,但仅有53.1%的人表示不会对胰岛素治疗感到紧张焦虑。这种认知差距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
此外,糖尿病的年轻化趋势也给防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年轻患者往往对疾病认识不足,生活方式干预难度大,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投入。
糖尿病的防控已刻不容缓。这不仅是一个医疗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学校和每个家庭的共同努力。通过提高公众认知、加强预防措施、改善生活方式,我们才能有效遏制糖尿病的流行,减轻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让我们携手行动,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