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社保体系覆盖98%人口,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球最大社保体系覆盖98%人口,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截至2024年3月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亿人,同比增加1434万人,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养老保险体系。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显著优势,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社保体系的建设成就
中国社保体系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目前,我国已建立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大制度平台,实现了对法定人群的制度全覆盖。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3.8亿人,覆盖98%的人口。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突破10亿,已开通全国性服务100项,所属地区服务1000余项,累计服务超500亿人次。
社保体系的不断完善,为人民群众织密了生活安全网。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形成,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等。这些制度安排有效提升了民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保体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社保体系的完善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政府有效提升了民众安全感和幸福感,促进了消费和经济活力,形成了良性循环。
西南财经大学王茹老师的研究论文《企业社保减负的就业结构优化与居民消费提振效应》揭示了社保减负政策的积极影响。研究发现,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不仅有利于企业减负,还可以提振消费和降低消费不平等,对扩大内需有积极作用。具体而言,2019年《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实施,导致城镇居民生命周期消费提升4.43%。如果取消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城镇居民消费将增加7.52%,生命周期消费不平等下降5.3%。
社保体系的完善还促进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施,消除了地区间养老保险政策差异带来的劳动力流动障碍。这不仅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还激发了市场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中国社保体系展现出强大的战略储备能力。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丁学东表示,中国将“做大做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有效发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储备基金作用。目前,该基金规模已达2.88万亿元人民币,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压舱石”。
根据中国社科院2019年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中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到2027年有望达到峰值6.99万亿元,然后开始下降,到2035年有耗尽累计结余的可能性。为应对这一挑战,全国社保基金将增加对国内资本市场的投资,加大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领域的长期股权投资力度,加大对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的投资规模。
展望未来
随着社保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中国经济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社保体系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未来,随着社保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必将建成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