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甲流抗病毒药物产能充足,价格波动可控
工信部:甲流抗病毒药物产能充足,价格波动可控
近期,甲型流感(甲流)进入高发期,抗流感药物磷酸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成为市场抢手货。面对需求激增,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这两种药物总体供给充足,市场稳定。
市场供需状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孝洋介绍,工信部对磷酸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小分子抗病毒药物进行了重点监测调度,组织企业做好生产供应和动态调配,保障群众用药需求。
目前,磷酸奥司他韦生产批件达100余个,生产企业60余家,实际在产30余家。仅重点监测的9家生产企业,2024年累计生产1.36亿人份,供应1.28亿人份,其中12月以来供应约3000万人份。玛巴洛沙韦总体库存充足,片剂在线上和医疗机构购买渠道畅通,干混悬剂对医疗机构保持正常供应。
价格变化
尽管药品供给充足,但受需求影响,部分地区的药品价格出现波动。例如,在杭州,玛巴洛沙韦的价格一度涨至300元/盒。不过,在北京、内蒙古等地,磷酸奥司他韦的价格保持平稳,部分地方甚至有所下降。在北京,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达菲)单粒75毫克10粒装售价在215元至237元之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该药品价格在32元至78元之间,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政策应对
为保障药品供应,各地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的117家药店每家储备的抗病毒药物类型均在5种以上,且各药店每种药物的储备均在20盒左右。同时,区内药店实行错峰营业,延长售药时间,开设“便民门诊”,确保居民购药需求得到满足。
辽宁省沈阳市的药店也提前备货,东北制药集团供销公司加大力度配送应对流感药品,目前供应充足。在药品的供应端,九州通医药集团药九九公司表示,他们早已储备应对药品5亿盒,最快可在24小时内发货到各地药店。
专家建议
面对甲流高发期,专家提醒公众要理性对待,不要盲目囤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助理花旺表示,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还是接种流感疫苗。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如果发现家庭成员有流感症状,要避免过多接触。
总体来看,尽管甲流高发导致相关药物需求激增,但在政府的积极应对下,磷酸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的市场供应总体稳定,价格波动也在可控范围内。公众应理性对待,按需购买,同时注重个人防护和疫苗接种,共同应对甲流高发期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