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倒计时,大学生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中高考倒计时,大学生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随着中高考的日益临近,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考试压力,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还严重干扰了睡眠质量。根据最新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失眠症状的检出率高达40.83%。睡眠不足不仅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还可能引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改善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尤其是在考试季节,是提升他们学业表现和心理健康的关键。
现状:失眠困扰普遍存在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机构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失眠症状检出率为40.83%。每周不同奶茶消费频次和各类含糖饮料消费频次与大学生失眠症状检出率的趋势均存在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奶茶及其他含糖饮料消费与大学生失眠症状存在关联。这一发现提示高校应开展饮食健康教育讲座,以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
原因:压力与不良习惯的双重影响
考试压力是导致睡眠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儿少心理中心主任医师刘芳指出,考生在考试前出现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症状,如紧张、焦虑,失眠、头痛、头晕、胸闷、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腹泻等,统称为“考前综合征”。这些症状会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形成恶性循环。
解决方案:六大实用建议
规律作息:研究显示,晚上10:00-10:59是最佳入睡时间,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专家建议,大学生应尽量保持每天同一时间入睡和起床,帮助调节生物钟。
优化睡眠环境:创造一个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至关重要。使用遮光窗帘,保持室温在20℃左右,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放松身心:睡前可通过冥想、深呼吸或温水澡来放松身心。正念冥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专注于呼吸和身体扫描练习,帮助大脑和身体进入深度放松状态。
合理饮食:避免晚上摄入含糖饮料和重口味食物。如果感到饥饿,可以选择喝一杯热牛奶,有助于睡眠。
适量运动:白天进行适度运动可以帮助晚上更容易入睡,但应避免在睡前3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
管理压力:学会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紧张。可以尝试与家人、朋友交流压力,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能提供额外的动力。
专家建议
对于失眠问题,刘芳医生建议,如果能在上床后1小时内入睡即为正常,如果失眠问题比较严重,还是需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同时,她提醒考生,不要盲目跟风所谓的“补氧”等治疗方式,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改善睡眠质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大学生们有意识地调整生活习惯和心态。通过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优化睡眠环境和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等方式,可以逐步改善睡眠质量。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大学生在高压的学习环境中找到平衡,提升整体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