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发布六大方案,科学预防老年人房颤
广州中医药大学发布六大方案,科学预防老年人房颤
房颤(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上升。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的房颤患病率约为1%,而8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则高达10%以上。房颤不仅会导致心悸、乏力等症状,还会显著增加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预防房颤的发生对于维护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专家们基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实用的房颤预防方法。这些方法不仅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还充分考虑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规律的运动是预防房颤的重要措施。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专家建议,每天应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同时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带来的风险。此外,保持充足的睡眠也非常重要,成年人每晚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态
中医强调“心主神明”,情绪波动会影响心脏功能。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状态,容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诱发房颤。因此,学会管理情绪,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对于预防房颤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合理饮食
饮食调整是预防房颤的重要环节。专家建议采用低盐、低脂的饮食方式,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如猪油、牛油、动物内脏等。适量摄入植物油,如茶油、橄榄油等。多吃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及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如三文鱼、鲭鱼等。同时,要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等刺激物,如咖啡、茶、苏打水和巧克力等。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是房颤的重要危险因素。尼古丁是心血管刺激物,会短暂加快心跳,加重房颤危险。而饮酒会导致身体脱水、提高应激激素水平,增加房颤危险。因此,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量对预防房颤非常重要。
控制慢性病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是房颤的重要诱因。通过运动、控制饮食、药物等方法使血压、血糖、血脂达标,可以有效降低房颤的风险。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这些慢性疾病,也是预防房颤的重要措施。
注意药物使用
某些药物可能诱发房颤,如一些含有兴奋剂成分的感冒药、哮喘药等。在使用任何药物时,都应遵医嘱,避免滥用药物。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任邹旭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通过中医调理和生活指导,可以有效降低房颤的发作风险。一位82岁的房颤患者,在邹旭教授的指导下,通过中药调理和生活调整,房颤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中医预防房颤的方法不仅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理念,还充分考虑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通过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心态、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控制慢性病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房颤的风险,维护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