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胃癌合并糖尿病,日本专家:这些情况仍可手术
70岁胃癌合并糖尿病,日本专家:这些情况仍可手术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胃癌是比较难治的癌症之一,即便患者确诊时还有手术机会,但手术切掉胃之后患者就没办法正常进食了,身体自然也越来越差。
尤其是身体本就特别弱的老年胃癌患者,千万不能动刀,也不适合放化疗。如果有靶向药可吃那就吃一吃,如果不能,那么治疗可能还不如不治疗。
但事实上,这个观点一点也不正确!
来源:摄图网
时至今日,手术技术已经有了极大发展,临床上有包括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等诸多损伤更小的先进手术方法,即便是老年胃癌患者也可耐受。
不仅如此,随着研究深入,胃癌的化疗等药物治疗也变得越来越精准,副作用管理也愈发成熟。所以从前摆在老年胃癌患者面前的重重阻碍,早已被击得粉碎。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个真实案例。
严重糖尿病的老年胃癌患者,能不能手术?
项女士(化名)是一位70多岁的中期胃癌患者。仅看分期,毫无疑问项女士是有手术“根治机会”的。但请注意,癌症患者是否有手术机会,除了看肿瘤有没有扩散,还要看患者是否可以耐受手术、放化疗等治疗的副作用,以及患者的身体基础状态。
项女士是一位严重的糖尿病患者,长期需要打胰岛素控制血糖。而对于胃癌手术来说,患者如果合并严重糖尿病,则会增加许多麻烦。
比如说,由于血糖不稳,伤口愈合会更慢,感染风险会显著更高。
又比如说手术期间和手术之后,患者的血糖管理会更为困难。
糖尿病患者对麻醉药物的反应和普通人不同,因此麻醉过程和术后并发症风险也会上升。
除了糖尿病问题,项女士的左肺上还有先天性血管畸形,右下肺此前还查出了一枚1公分多的肺结节(磨玻璃结节)。
所以说,单纯的切除肿瘤,其实不难;但兼顾好患者身上其他各种各样的问题,着实不简单。
基于以上因素,项女士非常担心自己上得去手术台却下不来。与此同时,她也怕癌症不及时切除,进展到晚期就万事皆休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项女士果断联系了一家日本医院的知名胃癌专家为自己提供远程指导,帮自己做出是否手术的决断!
专家会诊:布部创也医生的诊断建议
布部创也医生,医学博士,现任日本癌研有明医院胃外科部长,是日本外科学会、消化器外科学会、内窥镜外科学会认证医师,专长于胃癌的诊断与治疗、腹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布部创也医生所在的科室,主要工作目标之一,正是尽可能帮助胃癌患者在切干净肿瘤的同时,避免“胃全切”。即便是已经被其他医院判定必须胃全切的胃癌患者,布部创也医生带领的医疗团队也可能通过精湛的手术技艺和多种方法,来帮患者保留一部分胃,让他们的长期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那么对于遭遇难题的项女士,布部创也医生是否能给出好的解决方案呢?以下是医生在远程咨询期间给出的回答。
问题一:项女士是否可以手术?是否必须胃全切?
布部创也:患者提交的CT、胃镜影像的清晰度不足,难以充分展现当前肿瘤在食道的具体浸润程度,因此难以精准给出分期判断。
假设之前的胃镜检查准确无误,分期确实为中期,那么在癌研有明医院,完全可以通过微创的腹腔镜手术实现根治。
如果之前的检查有误,后续检查显示肿瘤侵犯过多的食道,则需要消化道中心联合食道外科进行胸腔镜手术。
但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可以为患者实施保住一部分胃,并切除干净肿瘤。
问题二:项女士的糖尿病问题是否会影响手术?
布部创也:我看到患者罹患糖尿病多年,而且程度比较严重,需要每日注射胰岛素,因此确实在术后出现愈合不良的风险会较高。
但这并不意味着患者没有办法手术。因为我们会在患者术前进行细致的评估,医疗团队也会从生活方式调整+专业治疗方面入手,帮助患者控制好血糖,让血糖水平达到符合手术的标准,从而降低术后愈合不良风险。
问题三:项女士是否需要化疗?
布部创也:如果当前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无误,则患者尚未出现淋巴转移,肿瘤靠近食道,无需术前新辅助化疗。
如果患者做完手术之后,经检查确定分期为1期,则术后无需任何辅助化疗;如果分期为2-3期,则需要1年的辅助化疗,这样可以降低大概10%的复发风险。
问题四:项女士肺部的磨玻璃结节,是否需要和胃癌一并切除?
布部创也:虽然患者肺部有肺结节,但这类纯磨玻璃结节即便是恶性的,也属于进展非常缓慢的类型,短期内不大可能快速进展,因此可以暂不处理。
另外,胃癌根治手术本身对患者就会带来负担,如果同时切除肺部结节,则身体负担叠加起来太重。要知道,患者在胃癌治疗过程中,是没办法吃喝补充体力的,会变得比较虚弱。
患者可以先完成胃癌治疗,之后再找呼吸科医生对肺结节进行诊断,看看后续该手术还是放疗根治,又或者继续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