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家长会的“小助理”:创新家校互动新模式
让学生成为家长会的“小助理”:创新家校互动新模式
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格局。作为家校沟通的重要桥梁,家长会的创新与改革势在必行。如何让家长会摆脱传统“一言堂”的模式,真正成为家校互动的平台?如何让学生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甚至成为“小助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些创新的思路和实践。
学生参与:从边缘到中心
传统的家长会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众。然而,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让学生参与到家长会的设计和执行中来,让他们从“局外人”变成“局内人”。
例如,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就尝试组建家长会学生志愿者团队。这些学生志愿者通过多种方式,让家长们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多彩生活。他们向家长们介绍自己在学校参加的各种活动,帮助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在校表现。这种由学生“代言”的方式,不仅让家长们更好地支持学校的工作,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创新活动:让家长会“动”起来
如何让家长会摆脱枯燥乏味的形象,变得生动有趣?关键在于创新活动设计。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案例:
成长影像集:用镜头记录成长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制作班级的成长影像集。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记录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点滴。在家长会上播放这些影像资料,不仅能让家长直观地看到孩子的成长,也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现场解说:让学生当“导游”
在家长会当天,可以安排学生担任现场解说员。他们可以带领家长参观校园,介绍学校的设施和文化,甚至可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种互动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让家长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个性化邀请函:用创意打动人心
鼓励学生亲手制作家长会邀请函。一张张生动精美的邀请函,就像一艘艘满载着温情的航船,为即将到来的家长会引航。这些邀请函不仅展现了学生的创意,也让家长感受到满满的诚意。
互动体验:让家长会更有温度
家长会不应该只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应该是双向的互动体验。以下是一些增强互动性的建议:
家长沙龙:让对话代替讲座
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模式,设置家长沙龙环节。让家长们围绕特定主题进行自由讨论,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这种平等对话的方式,往往能碰撞出更多的教育智慧。
学生表演:展现才华的舞台
鼓励学生在家长会上展示自己的才艺,如唱歌、跳舞、朗诵等。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的另一面。
互动游戏:让家长会“动”起来
设计一些亲子互动游戏,让家长和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感情。这些游戏可以是简单的团队合作游戏,也可以是需要动脑思考的益智游戏。
仪式感:让家长会更有意义
仪式感是提升家长会品质的关键。一些细节的设置,往往能给家长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精美的邀请函
鼓励学生亲手制作家长会邀请函。一张张生动精美的邀请函,就像一艘艘满载着温情的航船,为即将到来的家长会引航。这些邀请函不仅展现了学生的创意,也让家长感受到满满的诚意。
温馨的会场布置
用指引牌、座位安排、学生自主制作的姓名卡等,让会议更有序。在签到台上放上可爱的小绿植,在学生座位上放上“爱的便笺”,让会场的氛围更温馨。
特别的礼物
鼓励学生为家长准备小礼物。这些礼物可以是学生亲手制作的奖杯、画作或是一封充满爱意的信。这些简单却充满心意的礼物,往往能打动家长的心。
复盘优化:让每一次都更好
每一次家长会结束后,都应该进行复盘总结。通过收集家长的反馈,了解哪些环节最受欢迎,哪些地方还有待改进。只有不断优化,才能让每一次家长会都比上一次更精彩。
让学生参与家长会,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也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另一面。这种互动式的家长会,不仅增进了家校之间的理解与信任,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