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白居易的酒局:从古代酒文化到现代健康警示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01: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白居易的酒局:从古代酒文化到现代健康警示

白居易,这位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不仅以诗名世,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鬼”。他以“醉吟先生”自喻,生性嗜酒,喜欢吟诗弹琴,因此结交了不少酒友、诗客和琴侣。白居易不仅爱酒,对于“造酒”也颇有见地。在渭村,白家“合家五十口……差科第一户”。在唐代,一般人家都会酿酒,称为“家酝”。白居易家酿的酒,质高出众,他为自家酒作诗:“开瓶泻樽中,玉液黄金脂。持玩既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容,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白居易不但自家酿出上乘好酒,他还时常将所酿的酒赠与众邻乡亲们饮用,直到今天,还有白居易“家酝”除夕赏乡邻的故事在渭北一带流传,为百姓所乐道称颂。

白居易既是一位钟情于酒的酒客,也是一位技艺卓越的酿酒师。并将情义缀于酒中,在浓情酒意中与相知之人酣然畅饮,不禁使人身心俱醉,兴意悠然。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唯当美酒引陶然。”

古代文人嗜酒,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文人的酒文化现象,与当时的社会现状、人文环境,以及个人际遇是分不开的。用通俗的话来说,玩情调,彰显个性。西汉嘉威侯陈遵,性嗜酒,善书。史载,汉平帝时,陈遵“以列侯居长安,宾客满门,酒肉相属”。热情好客,酒肉管够。他立有“规矩”:宾客满堂,立即紧闭大门,命人把客人来车的车辖投入井中,让客人无法离去。辖,一种小物件,用来插车的軎孔,固定车轴,阻止车轮外脱。去其辖,车不能行。后人用“陈遵投辖”褒誉盛情留客。

还有一位孔融,少好学,博览群书。汉魏时,曾举为北海相。明代曹臣《舌华录》载,当孔融失势在家,居然宾客日满其门,他不禁感叹:“座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一个位高列侯,一个失势居家,境遇迥异,他们的诉愿相同:客常满,尊不空。

倘若说,聚众群酗,追求的是氛围热闹,酣兴意畅;那么,三几知己酣饮,追求的是襟怀相契,放任忘形。魏晋时期“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相与友善,经常一起在竹林下宴饮。阮籍嗜酒能啸,善弹琴,能著文。史载,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争,遂酣饮为常”。世家子弟王恭曾问王忱,阮籍嗜酒比汉代司马相如怎么样?王忱答道:“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直指阮籍胸中郁结不平。而且,嗜酒成为其安身保命的方式。当时,司马氏的心腹钟会,权倾一时,数次以时事试探阮籍,欲治其罪,阮籍幸而以酣醉避祸。

刘伶亦嗜酒,著有《酒德颂》,称饮酒“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而且,“不觉寒暑之切肤,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以饮酒为德,也就是宣示饮酒的一种情调。于是,刘伶干脆携一壶酒,坐上鹿车,随行随饮。还叫人扛上铁锹跟着,说“死便掘地以埋”。

唐代“竹溪六逸”,指开元末年,李白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六人,结隐在泰安府(今山东泰安)徂徕山下的竹溪,天天聚而纵酒酣歌,以酒会友,以文会友。唐代诗人杜甫有《饮中八仙歌》诗,描写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八人嗜酒,以及各自的醉态,勾划他们豪放不拘的性情。诗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正是展示李白从徂徕山下走出来的本色。不过,贺知章等八人并无一起聚集宴饮,只是先后在长安呆过而已。

看来,吟诗觅句,成为饮酒玩情调的一种文字游戏,或直抒胸臆,或寄托诉求。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录有一段逸事:明代苏州有位老儒朱存理,博学工文,颇攻诗。其在吴中旧族王氏家中教书时,一天,朱老夫子与主人晚酌之后,独在庭中,适见月上,灵感一动,吟得诗句:“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吟毕,喜极而狂,拍门大叫,连呼主人起来。主人听罢诗句,亦击节赞赏,当即令人取酒,两人重又对酌,直至兴尽而罢。次日,又遍请吴中善诗者来欣赏佳句,一连数日摆酒戏乐,成为一时盛事。

在文人饮酒过程中,连酒具也成为玩情调的一种方式。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载,魏正始年间,每遇三伏之际,郑懿常带着宾客、幕僚在历城(今山东济南)使君林避暑。他们连茎摘取大莲叶,以簪刺叶,令与茎柄相通。在莲叶上盛酒三升,“屈茎上轮菌如象鼻,传吸之,名为碧筩杯”。据称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统等四十一人,在山阴兰亭(今浙江绍兴县西南兰渚山上),按民俗,修祓禊之礼。他们宴集于环曲的水渠旁,置酒杯于流水之上,酒杯停留在某人面前,当即取饮,名为“流觞曲水”。席间每人赋诗一首,合为一集,请王羲之为诗集作序。序中王羲之写道:“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流觞曲水,一觞一咏,难道不是在玩情调吗?

元代贡奎《云林遗事》载,元代杨维祯善诗文,工书法,因文风格奇诡,被讥为“文妖”。晚年居松江,耽好声色,纵恣诗酒。一天,与倪瓒会饮于友人家,杨维祯竟把陪侍妓女的鞋脱下来,置酒杯于鞋中,让座上客人传饮,名曰“鞋杯”。画家倪瓒素有洁癖,一见“鞋杯”,不觉大怒,“翻案而起,连呼龌龊而去”。

文人饮酒玩情调,一味追求新奇,有的干脆自酿自饮。比如,宋代黄庭坚、陆游先后赋诗称赞自酿的“醇碧酒”。尤其是苏东坡,在北宋绍圣元年(1094)被贬惠州时,其《桂酒颂》诗的叙曰:“有隐居者,以桂酒方教吾,酿成,而玉色香味超然,非世间物也。”另一首诗《新酿桂酒》中,描述自酿的诗句:“捣香筛辣入瓶盆,盎盎春溪带雨浑。收拾小山藏社瓮,招呼明月到芳樽”。喝上自酿的桂酒,悠然自得的情调跃然纸上。

宋代张舜民《画墁录》载有五种饮酒方式:“苏舜钦、石延年辈有名曰:鬼饮、了饮、囚饮、鳖饮、鹤饮。”宋代苏舜钦、石延年均好酒能诗,有狂名。所谓鬼饮者,不燃烛火,摸黑而饮;了饮者,每饮一次必挽歌哭泣;囚饮者,围坐一处,仅露头而饮;鳖饮者,以毛席自裹其身,露出头来,饮完又缩回去;鹤饮者,饮一杯后上树,再下树而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亦录有“五饮”,略有不同。石延年“每与客痛饮,露发跣足着械而坐”。他不仅露发光脚,还要自戴器械,谓之囚饮。坐在树梢饮酒,谓之巢饮。用干草束裹其身,露出头来饮酒,谓之鳖饮。其余依前无异。

据明代曹臣《舌华录》载,东汉皇甫嵩,少好《诗》、《书》。其认为“凡醉各有所宜”。“醉花”适宜白天,薰染其明艳;“醉雪”适宜黑夜,明晰其思绪;“醉得意”适宜歌唱,显示其应和;“醉将离”适宜击钵,以壮其行色;“醉文人”适宜谨慎礼节,害怕其轻侮;“醉俊人”即才智特出的人醉酒,适宜增加杯盆等盛具,添加旗帜,以助其威势;“醉楼”适宜暑天,凭依其清凉;“醉水”适宜秋天,浮现其爽朗。“此皆审其宜,考其景,反此则失饮之人矣”。上述八醉八宜,几近醉酒玩情调的“大全”。此外,南朝宋的刘义庆《世说新语》录有王恭的一句大实话:“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这也算是一种情调。当然,到了烂醉如泥,呕吐满地的时候,也就无个性可言,亦玩不出情调了。

然而,饮酒并非只有浪漫和诗意。现代医学研究已经明确指出,无论饮酒量多少,都存在健康风险。虽然适量饮酒的风险较低,但随着饮酒量的增加,风险也会相应上升。对健康成年人而言,适度饮酒的定义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一杯酒的定义包括:355毫升(12液体盎司)普通啤酒、148毫升(5液体盎司)葡萄酒或44毫升(1.5液体盎司)烈性酒或蒸馏酒。美国以外的卫生机构对一杯酒的定义可能有所不同。

研究表明,任何量的饮酒都会增加患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风险。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这些癌症的风险也随之增加。饮酒还会增加热量摄入,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并增加消化系统出现问题的风险。过去,人们认为适度饮酒与降低死于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有关。但最新的研究分析表明,情况并非如此。总的来说,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对健康的益处比饮酒更大,并且得到了更广泛的研究。

大量饮酒(包括暴饮)是一种高风险行为。大量饮酒的定义基于一个人的性别。对于女性来说,任何一天饮酒超过3杯或每周总饮酒量超过7杯即为大量饮酒。对于男性来说,大量饮酒是指任何一天饮酒超过4杯或每周总饮酒量超过14杯。暴饮是指让血液中酒精含量升高到0.08%的行为。这通常意味着女性在两小时内喝4杯或更多酒,男性在两小时内喝5杯或更多酒。大量饮酒会增加出现严重健康问题的风险,包括某些癌症(如结直肠癌、乳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和肝癌)、肝病和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和卒中)。酗酒还与故意伤害(如自杀)以及意外伤害和死亡有关。在妊娠期,饮酒可能会导致胎儿脑损伤和其他问题。酗酒还可能导致酒精戒断症状。

在某些情况下,饮用任何数量的酒精都有很高的风险。例如,如果您正在尝试怀孕或已经怀孕、服用会因饮酒而产生副作用的药物、罹患酒精使用障碍或存在会因饮酒而加重的医疗问题,应完全避免饮酒。在美国,21岁以下的人在法律上不能饮酒。在照顾儿童时要避免饮酒。同样,在开车或需要对变化的情况保持警惕时,也要避免饮酒。

在决定是否饮酒时,需要考虑个人的健康状况和风险因素。如果您不喝酒,就不要为了健康而开始喝酒。如果您身体健康,适度饮酒可能是您愿意冒的风险。但即使对那些没有其他健康问题的人,大量饮酒的风险要高得多。一定要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了解什么对您的健康和安全是正确的。

此外,我们还需要警惕以酒为名的各类骗局。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酒文化的热爱和对投资的渴望,设计了各种以酒为名的诈骗手法。例如,白居易酒业骗局就是通过直播间讲解股票知识和技巧骗取信任,然后宣称购买指定酒品即可获得公司股权,展示伪造的成功案例截图,诱导受害者参与抽签并高价购酒。这些骗局往往承诺高额回报,如购买酒品送股权,上市后可获取巨额收益,但实际上都是精心设计的陷阱。因此,在面对以酒为名的投资机会时,一定要保持警惕,理性分析投资机会,避免因贪心而陷入骗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