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安全指南:开封3个月是关键,这些储存方法要记牢
食用油安全指南:开封3个月是关键,这些储存方法要记牢
食用油是日常烹饪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其安全使用和储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近期,油罐车装载食用油的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食用油安全的关注。本文将详细介绍食用油的保质期、过期食用油的危害、如何辨别过期食用油以及正确储存食用油的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保障饮食安全。
开封后的食用油能保存多久?
一般来说,自家压榨的“土榨”菜籽油、花生油等,由于未添加防腐剂且未经过精炼除杂,放置2个月后就会出现严重的酸败现象,并产生令人不悦的“哈喇味”,此时就不再适宜食用。
而市面上售卖的食用油,通常会添加适量的抗氧化剂,如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和BHT(二丁基羟基甲苯),以延长其储存时间。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食用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在此期间,油的品质保持良好。
然而,一旦开封,食用油的使用期限会大大缩短。曾有实验对比了新开封、开封3个月、半年及一年的食用油,发现开封3个月的食用油已经严重氧化酸败,不适合食用了。
过期油:时间的隐形毒药
食用油也有其保质期,一旦过期,其营养价值将大打折扣,并且可能因氧化分解而产生有害物质。在烹饪过程中,这些有害物质会进一步加速分解,释放出更多的自由基和其他有害物质,从而给肝脏带来额外的负担和损伤。
尽管出于节约的考虑,很多人会继续使用过期油来烹饪食物,但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正在悄然危害着家人的健康。因此,定期检查并更换家中的食用油,坚决避免使用过期油,是保护肝脏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长期食用这样的过期食用油,无疑是对肝脏的极大威胁。我们应该尽量选择健康的食用油,并坚决拒绝使用已经过期或变质的油脂。
过期食用油的潜在危害,切勿忽视
刺激胃肠道:食用过期油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导致身体缺氧:变质油脂中的过氧化物等有毒物质会破坏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导致身体缺氧,进而可能出现皮肤紫绀等现象。
引发呼吸衰竭:酸败油脂的氧化物会直接破坏机体内的重要酶系,如琥珀酸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导致细胞内能量代谢障碍,可能引发细胞内窒息,进而导致人体出现急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加速衰老,增加肿瘤等疾病发生风险:酸败的油脂会产生过氧化物,如果长期食用会导致血脂增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还会加速人体衰老,增加肿瘤、心血管病等疾病发生的危险。
如何辨别过期食用油?
看颜色:如果变质,透明度会降低。如果食用油过期,会有沉淀杂质,黏度也会变大。
闻味道:过期的食用油香味不再浓郁,会变淡,甚至出现“哈喇味”等异味。如果是植物油,例如菜籽油、花生油等,可以通过闻气味的方法来辨别是否过期,如果油的气味有酸味或刺鼻的辛辣气味,就说明已经变质。
如何储存食用油,来延缓变质速度?
不要将食用油储存在敞口容器中,尽量将食用油储存在密封有盖容器中,以降低其接触氧气的时间。
尽量使用玻璃类容器盛放食用油,不要使用金属类容器以避免加速其氧化。
使用完毕后,应该将食用油储存在阴凉干燥处,以避免接触水以及阳光直射。同时,也尽量不要将食用油储存在灶台旁边,以避免烹饪时的高温环境加速其氧化速度。
建议大家尽量购买小容量的食用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控制食用时间在3个月内。
判断大豆油中混有煤油、汽油、柴油的科学方法
煤油、汽油、柴油和大豆油的密度确实不同,它们混合在一起静止后会出现分层现象:
煤油的密度通常在0.7-0.8克/毫升之间,大豆油的密度略高于它,会达到0.91-0.93克/毫升。因为密度差异,如果煤油与大豆油混合,静置后残存的煤油会浮在大豆油表面形成分层。
汽油是由碳原子数在C7至C11范围内的烃类物质混合而成,这些物质的沸点都低于水。汽油密度比大豆油低,如果混合后也会浮在大豆油上层。
柴油是由碳原子数在C16至C18范围内的烃类物质混合而成,密度比汽油高,但仍低于大豆油。柴油与大豆油混合静置后,柴油也会浮在大豆油上层。
总的来说,煤油、汽油、柴油的密度都低于大豆油。
如果它们与大豆油混合,静置后会形成明显的分层,轻质的煤油、汽油或柴油会浮在重质的大豆油上方。这种现象是由它们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差异造成的。
如果您发现所购买的大豆油的油面上存在其他的漂浮液体,请勿购买,因为这有可能是混装食用油。
图源:图虫创意、壹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