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越冬蚊,千只“蚊二代”!这样消灭最有效
一只越冬蚊,千只“蚊二代”!这样消灭最有效
“妈,你看我的脸上被蚊子咬了两个包。昨天晚上有蚊子,闹得我没睡好。我半夜起了两次,也没抓到。”1月1日一早,高中生程浩然就和妈妈李莉说。
“啊!大冬天的还有蚊子!”李莉惊讶道,“难道蚊子没被冻死吗?”
寒冬孩子竟被蚊子咬
想到儿子好不容易放月假,就回家住两天,还被蚊子闹得没睡好觉,李莉就气不打一处来。担心蚊子再次影响儿子休息,她决定将蚊子消灭。
她拿出电蚊拍,在儿子屋里的犄角旮旯找寻一遍,也没有找到蚊子。想起夏天时,经常能在拖布桶附近发现蚊子,她又来到卫生间的拖布桶处,将其移开,仍然没有发现。
“就差将家中翻个底朝天了!但是仍然没有找到那只该死的蚊子。”无奈之下,李莉只能将夏天没用完的电蚊香液找了出来,放在儿子屋里。
可当晚,李莉的屋里也发现了蚊子。“嗡嗡嗡”,吵得她睡不着觉。她打开灯却又找不到。
气急之下,李莉只能在黑暗中“辨声打蚊”。尝试几次之后,她终于将蚊子拍死在自己的耳朵旁边,开灯一看,手上有暗红色的血。“估计是昨天晚上咬儿子的那只蚊子。”李莉暗想。
家住运河区御河新城小区的董女士也在冬季发现了蚊子的踪迹:“我在小区电梯顶上发现了一只蚊子。那只蚊子挺胖,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
董女士上五年级的儿子拿起书向蚊子拍去。感受到风的蚊子动作缓慢地起飞,飞不远又有气无力地停在了电梯顶的角落里。
当时,董女士还挺纳闷,难道现在的蚊子进化了,冬天也不会死?
家住运河区皇家壹里小区的郭女士也在冬天受到了蚊子的骚扰。
“前两天,我女儿的脸上被蚊子咬了两个包。”郭女士说,“可能是因为住一楼,夏天时,我家蚊子比较多。担心驱蚊用品对孩子不好,我们都睡蚊帐里。”10月底,郭女士才将家里的蚊帐收了起来。没想到供暖后,5岁的女儿多次被蚊子咬。
蚊子叮咬的包需要一周时间才能下去。有时候,孩子耐不住痒,还会挠破了。
郭女士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自己的遭遇,并求助网友:怎样找到隐藏在家中的蚊子。
没想到冬天受到蚊子骚扰的网友不在少数。
有的网友说:“从没失眠的我,因为冬天的一只蚊子失眠了!”
有的网友说:“蚊子是不是变异了,寒冬里仍然生龙活虎,咬人吸血!”
在网友们的支招下,郭女士开始在家中寻找蚊子。
最终,她在冰箱的散热口处打死了一只蚊子,在窗帘缝隙里打死了一只蚊子。
“消灭了两只蚊子之后,我以为家里已经没有蚊子了。没想到前两天孩子又被咬了,看来还得继续寻找。”郭女士无奈地说,“我小时候从没在冬天见过蚊子,现在可能是使用暖气供暖,屋里太暖和了,蚊子也能过冬了。”
蚊子的“防冻保护液”和“滞育”状态
寒冬时节,蚊子还常常“魔音贯耳”“咬人吸血”,难道它们冻不死吗?不少在冬季被蚊子骚扰的市民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为此,记者采访了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副科长郑炎。
郑炎告诉记者,我市蚊虫监测从每年的5月份开始,10月份结束,冬季并没有蚊虫监测,但这并不代表没有蚊子。一般而言,四五月份蚊子开始逐渐增多,到了六七月份会是一个高峰,到了11月份,蚊子出没的时间和数量就会相对减少。
“但即使在冬天,如果你仔细寻找,十有八九能够在家中的犄角旮旯里找出几只一动不动的蚊子。”郑炎说。
尽管蚊子对市民来说是“老面孔”了,但关于它们的一些细节很多人还不太清楚。
蚊子对温度很敏感,可以说是“移动的温度计”。大多数成蚊能够在15℃到35℃的环境中生存,而在25℃到30℃的温度下最为活跃。一旦气温降至10℃以下,它们的活动能力才会显著下降。
蚊子以其极强的适应能力著称,它们能够根据所处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即使温度有所下降,但如果没有降到很低的程度,许多成蚊会选择不进入过冬状态,继续进食并保持活跃。
特别是在北方的城市中,由于冬季普遍使用暖气供暖,室内温度往往能保持在20℃左右甚至更高,这样的环境条件会让蚊子误以为“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来临了”,从而继续外出觅食,对人类造成困扰。
据郑炎介绍,我市常见的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都是越冬“高手”,它们在冬天各有自己的“生存秘籍”。它们使用的策略也和大部分昆虫一样——滞育!
滞育是一种会减慢昆虫新陈代谢,停止发育,也基本不需要食物就能存活的状态。昆虫的卵和幼虫也可以进入这种状态。这种状态可以应对短期内的低温。
这时候的昆虫还会分泌“防冻保护剂”。这种天然的防冻保护措施使昆虫能够通过生化过程在低温下生存。比如蚊子,在温度下降时,它体内的水被甘油取代,这样它就不会受到低温的伤害。
一只越冬蚊,千只“蚊二代”
一般情况下,越冬的成蚊可以生存3个月到6个月,寿命是正常成蚊的几倍,而那些卵巢已经发育的雌蚊,来年春暖花开时,其繁殖能力直接“爆表”,可生产上千只“蚊二代”。
消灭越冬蚊是蚊虫防治的关键所在。研究证明,越冬蚊的数量将直接影响来年夏季的蚊虫数量。另外,越冬蚊活动力较弱,分布集中,是很容易消灭的时期。
如何防治越冬蚊
据郑炎介绍,以成虫形态过冬的蚊子会选择一些隐蔽、避风且相对温暖的地方作为栖身之所。在自然环境中,它们
由于温度影响,秋冬的蚊子在白天活跃。防蚊灭蚊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方式:
物理方式:蚊帐、电蚊拍、捕蚊灯等;
化学方式:使用蚊香、杀蚊剂等。
相比之下,前者更健康、安全。化学除蚊剂通常有微毒,虽然含除虫菊酯的蚊香相对安全,但也不宜长时间连续使用。
为了防止蚊子藏在家里过冬,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 清理加重角落、缝隙
秋冬扫除别忘了检查、清理衣柜后、暖气缝、花盆等角落。
不要忽视楼道、院内等室外环境,垃圾堆、轮胎、树洞、空瓶、废弃缸罐、篱笆竹洞、沟渠等处都有可能藏匿蚊卵。
即使水源干涸,有些蚊卵仍能存活,所以角落最好不留脏污。
- 家里不要有积水、废水
蚊子的卵、幼虫、蛹三个阶段都在水里生存。如果没有水,蚊子就无法成活。
客厅、厨房、阳台的瓶瓶罐罐,比如盆景垫盘、冰箱接水槽、浴室用品底部等,如果有积水,过段时间就会滋生蚊虫,要及时清理。
清理不掉的要封闭处理,将暂时不用的瓶子及时盖上。
- 水生植物勤换水
蚊子从产卵到成蚊,大约需要一周时间。
家里养的金鱼、乌龟等小动物和水生植物要一周内换一次水,顺便将植物的根部及容器内壁清洗干净,防止蚊卵黏附在上面。
夏天过去,蚊子应该也离开了。然而现实是,即使在初冬,你可能还会被家里偶尔现身的蚊子“叮个包”。
为什么入冬了还会有蚊子?秋冬的蚊子更“毒”吗?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秋天乃至初冬都可能有蚊子,并教你3个方法防止它在家里越冬。
受访专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媒介生物控制室主任 刘起勇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生物化学系助理研究员 刘鹏程
蚊子只出现在夏天,其实是误解
蚊子的一生分为4个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在秋季,蚊子为了过冬,会加快繁殖速度,开始产卵。等温度回升以后,卵开始生长、发育,变成幼虫,再变成蛹,羽化后变为成蚊。
蚊子在20~25摄氏度时产卵,15度以上开始活跃,叮咬人类。
由于蚊子生存的条件需要水和适宜温度,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季节都有蚊子存在。很多人认为蚊子只出现在夏天,主要是因为这个季节的蚊子最活跃:
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旺盛,酶反应加快,散发汗味,更容易吸引蚊子;
气温高会增加蚊子吸血补充水分的欲望;
夏季草木茂盛,到处都是蚊子的栖息地,蚊子随处可见。
秋天花草枯萎,树木凋零。失去了草丛树冠等藏身之处,蚊子只能躲在阴凉潮湿的地方,如野外的树洞地洞、下水道边上、下雨天的阴沟、水泥缝隙、家中衣柜背后角落、盆栽下的水槽等。
由于很难看到它们的身影,人们常常误以为秋冬没有蚊子。
进入初冬,刺骨的低温其实无法完全冻死蚊子。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昆虫学系学者发现,一些蚊子的卵在零度以下都不会冻死。
蚊子还会经历滞育阶段(昆虫生长的停滞期),类似于冬眠。在这个阶段,蚊子的新陈代谢速度放缓,等待温暖天气的到来。
蚊子的舒适区:秋末冬初的室内
蚊子作为冷血动物,最适宜它的生存温度是25℃~30℃,也就是初秋时节,或是秋末初冬的室内。有些地区秋季多雨,蚊子就更“舒适”了。
此外,由于全球变暖和全球化,蚊子可以入侵更多区域,且活动时间更长。比如,阿拉斯加和北极地区成群出现“超级蚊子”。
为了过冬,秋天的蚊子生存欲望更加强烈,吸血更多,所以比夏天更毒。
一只雌蚊从出生到死亡能够生存1~3个月,春、夏出生的蚊子活不过秋天,但有些雌蚊在秋季长为成虫,为了完成繁殖下一代的任务,就要想办法过冬。
蚊子过冬的方式就是冬眠,最多甚至可以冬眠5~6个月。蚊子的种类不同,冬眠形式一般分为两种:
以卵的形式过冬
比如伊蚊,雌蚊会在秋天吸取人血,然后产卵,完成使命后死去,卵会在冬天来临、气温变低之际进入滞育(即发育十分缓慢甚至停滞)状态,开始冬眠,等来年春天天气回暖再发育为成虫。
以成虫的形式冬眠
比如按蚊、库蚊,雌蚊会在秋季甚至初冬天气变冷之前吸取人血,积攒能量和营养,然后进入滞育阶段,躲起来冬眠,第二年春天再苏醒产卵。
做到3点,防止蚊子在家里过冬
由于温度影响,秋冬的蚊子在白天活跃。防蚊灭蚊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方式:
物理方式:蚊帐、电蚊拍、捕蚊灯等;
化学方式:使用蚊香、杀蚊剂等。
相比之下,前者更健康、安全。化学除蚊剂通常有微毒,虽然含除虫菊酯的蚊香相对安全,但也不宜长时间连续使用。
为了防止蚊子藏在家里过冬,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 清理加重角落、缝隙
秋冬扫除别忘了检查、清理衣柜后、暖气缝、花盆等角落。
不要忽视楼道、院内等室外环境,垃圾堆、轮胎、树洞、空瓶、废弃缸罐、篱笆竹洞、沟渠等处都有可能藏匿蚊卵。
即使水源干涸,有些蚊卵仍能存活,所以角落最好不留脏污。
- 家里不要有积水、废水
蚊子的卵、幼虫、蛹三个阶段都在水里生存。如果没有水,蚊子就无法成活。
客厅、厨房、阳台的瓶瓶罐罐,比如盆景垫盘、冰箱接水槽、浴室用品底部等,如果有积水,过段时间就会滋生蚊虫,要及时清理。
清理不掉的要封闭处理,将暂时不用的瓶子及时盖上。
- 水生植物勤换水
蚊子从产卵到成蚊,大约需要一周时间。
家里养的金鱼、乌龟等小动物和水生植物要一周内换一次水,顺便将植物的根部及容器内壁清洗干净,防止蚊卵黏附在上面。
夏天的“嗡嗡”声消失了,但蚊子真的“冬眠”了吗?它们究竟藏在哪里过冬?快来一起揭开越冬蚊的神秘面纱,看看这些“小强”如何在寒冷中生存,快帮它们“提前退休”,准备好与它们斗智斗勇了吗?
蚊子的生活状态跟温度有密切关系,28℃到30℃时,它们像开了挂一样活跃,16℃时就开始“慢动作”了。到了零度以下,大多数蚊子就像被冻住的“冰雕”,几天就“下线”了。不过,总有一些“超级蚊子”能抗住寒冬,它们会选择冬眠,悄悄躲起来保存实力,等着来年春天再“满血复活”!
在冬天,蚊子会躲藏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如地下室、仓库等,进入滞育状态,降低新陈代谢并产生甘油以防冻伤。要消灭越冬蚊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清理环境:清除积水,保持干燥,破坏蚊虫孳生地。
化学防治:在蚊虫藏匿处喷洒杀虫剂,如衣柜、床底等。
物理方法:使用电蚊拍消灭蚊子等。
越冬蚊到了来年春天,会产下上千只卵。有研究表明“消灭1只越冬蚊,等于消灭1000+只蚊二代”。因此,消灭越冬蚊是蚊虫防治的关键所在。
编辑:李楠
资料:宝山疾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