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咨询到互联网平台,军队这样守护军人心理健康
从心理咨询到互联网平台,军队这样守护军人心理健康
在部队服役的军人面临诸多压力,包括高强度的训练、复杂的战场环境以及领导责任等。如何有效应对这些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成为了每位军人必须面对的课题。通过体育锻炼、学习提升、与家人朋友沟通以及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等多种方式,军人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从而在高压环境中依然保持稳定的表现。了解和掌握这些心理调适方法,不仅对军人自身有益,也有助于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和士气。
军人面临的压力源
军人在服役期间面临多种压力源,这些压力不仅来自身体上的挑战,还包括心理和情感上的考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复杂的战场环境以及领导责任等,都可能对军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军人需要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体能和技能训练,如长跑、障碍赛、射击等。这些训练不仅考验身体极限,也对心理承受能力提出极高要求。在训练过程中,军人可能会经历疲劳、疼痛甚至受伤,这些都可能引发焦虑和挫败感。
复杂的战场环境:战场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军人需要时刻保持警醒,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这种持续的紧张状态可能导致慢性压力,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增加患心理疾病的风险,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领导责任:对于担任领导职务的军人来说,他们不仅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要确保下属的安全和任务的顺利完成。这种双重压力可能导致过度责任感和决策焦虑。
远离家乡和亲人:长期的军旅生活意味着军人需要远离家人和朋友,这种孤独感和思乡之情可能引发抑郁和焦虑情绪。
职业发展压力:军人也需要面对职业发展的压力,包括晋升、转业等。这些压力可能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
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的军人,其心理健康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研究表明,压力不仅会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行为,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心理弹性的降低: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迅速恢复的能力。研究发现,在应激状态下的军人在心理弹性各维度的得分较健康的被试者明显偏低。这表明,长期的压力会削弱军人的心理弹性,使他们更难应对未来的挑战。
情绪控制能力的减弱:军人常常面临高压、高风险的任务,这些任务对其情绪控制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有效的情绪控制不仅能够帮助军人保持冷静与高效的决策能力,还能减少因情绪失控导致的内部摩擦和冲突。研究显示,陆军军人的抑郁水平与情感求助和自我安慰这两种减弱型情绪调节方式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减弱型情绪调节方式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TSD是影响军人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据统计,约7%的退伍军人在其一生中会经历PTSD,这一比例与美国成年人中约6%的PTSD发生率相似。PTSD不仅影响退伍军人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人际关系、工作表现和整体健康的下降。
焦虑和抑郁:长期的压力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军人可能会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这些都可能影响其工作表现和生活质量。
应对压力的具体方法
为了帮助军人应对高压环境,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军队采取了多种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健康档案建立等。
心理咨询与心理测评:各级部队普遍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为官兵提供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和危机干预等服务。例如,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定期安排心理骨干到新训大队进行心理卫生宣教,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督导检查。东部战区陆军某旅则引入人脸识别机器人、便携式心理测评系统等设施,定期开展心理筛查,为官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心理健康教育:军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官兵了解心理知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例如,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组织专业咨询和心理测评,将收集到的基本数据汇总纳入新兵健康档案。东部战区陆军某旅则组织心理骨干集训,邀请军地专家授课并进行资格认证考核,让基层心理骨干“持证上岗”。
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解放军通过家庭心理教育、联谊活动及咨询服务,强化家庭支持,助力士兵平衡工作与生活。例如,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发挥心理健康管理系统等平台作用,围绕心理健康情况做好监测、预警、疏导等工作,逐步构建多要素、多维度心理服务保障体系。
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军队心理健康工作也积极融入“互联网+”思维。军队内部开发了多款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和应用程序,如心理测评系统、在线心理咨询、心理教育视频课程等,为官兵提供了优质的心理服务。
案例分析:美国退伍军人心理健康问题
美国退伍军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尽管退伍军人人口减少,但他们在自杀者中占比显著。2021年,超过16%的自杀者为退伍军人,而他们在美国人口中仅占不到8%。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退伍军人面临的心理健康挑战,也突显了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应对的必要性。
为应对这一问题,社会各界积极采取措施。锡拉丘兹大学将于2024年举办一场针对退伍军人自杀预防的峰会,旨在提高公众对退伍军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也提供了多项自杀预防策略,包括数据收集、科学研究、行动计划和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结论与建议
军人心理健康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提供心理咨询、应激管理、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等服务,可以帮助军人有效应对高压环境,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覆盖和质量,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基层部队,确保所有官兵都能及时获得有效的心理支持。同时,应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消除对心理问题的偏见和歧视,鼓励军人积极寻求帮助。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为军人创造一个更加支持和理解的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