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监测未成熟,智能可穿戴设备瓶颈还来自于应用
无创监测未成熟,智能可穿戴设备瓶颈还来自于应用
日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警示信息,提示用户不要购买或使用声称使用非侵入式方法测量血糖水平的可穿戴设备。这一警示凸显了当前无创血糖监测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局限性。
市场现状:无创血糖监测产品尚未获得FDA授权
目前市场上尚无无创血糖测量功能的智能手表或可穿戴产品获得FDA授权、批准或许可。尽管部分产品声称具备无创血糖监测功能,但这些产品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部分产品的误差甚至高达18%,需要使用传统血糖仪进行校准。
技术瓶颈:传感器、算法和算力的挑战
无创血糖监测技术主要依赖于传感器、算法和算力。例如,苹果公司正在研发的无创血糖监测技术,其原理是使用硅光子芯片向皮肤下发射激光,通过光谱吸收程度来检测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然而,这种技术仍面临检测精度的挑战,需要经过复杂的算法转换才能得到相对精确的血糖值。
除了无创血糖监测,相关厂商还在积极研发其他无创健康监测功能,如血压和汗液监测。汗液监测被认为是一个有前景的方向,因为汗液中含有重要的电解质、代谢物、氨基酸、蛋白质和激素。然而,目前这些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存在传感器材料量产困难等问题。
市场应用:用户需求与技术发展的矛盾
尽管无创健康监测功能需求日益强烈,但受限于相关技术限制,这类产品推向市场的条件尚未完全成熟。从用户角度来看,许多用户更注重产品品质、使用体验和便利性,对于解读健康数据和严格健康管理存在抵触心理。这种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无创健康监测技术的市场推广。
未来展望: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增值服务
为了提升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附加值,部分厂商开始接入第三方服务,为用户提供私家医生、三甲医院专科问诊、稀缺挂号等增值服务。这些服务不仅能够帮助用户节省成本,还能有效降低潜在的健康风险。
结语
尽管当下用户对于无创健康监测功能的需求日益强烈,但受限于相关技术的限制,这类产品推向市场的条件尚未完全成熟,相关厂商更多的也还处于前期布局和铺垫的阶段。而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所提供、相对全面的健康监测功能,已经不仅能够帮助用户日常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还能在关键时刻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其中特别是一些定位更高的产品,通过精确的监测数据和增值服务不仅能为用户节省成本,还有效降低了用户潜在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