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年传承,一勺见匠心:探访杭州非遗藕香斋
八百年传承,一勺见匠心:探访杭州非遗藕香斋
“藕香斋”这三个字,承载着八百年的历史沉淀。自南宋时期创立以来,这家老字号始终坚守着古法纯藕粉的制作工艺,代代相传,从未间断。从最初的宫廷贡品,到如今的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藕香斋的藕粉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份文化的传承。
选材讲究,工艺精湛
每年秋冬季节,当老藕成熟之际,便是藕香斋最忙碌的时候。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速溶藕粉,藕香斋坚持选用秋冬季节的老藕作为原料。这种藕虽然价格更高,但淀粉含量丰富,口感更佳,是制作藕粉的上乘之选。
走进藕香斋的生产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洗和磨藕的工序。工人们将新鲜的老藕仔细清洗干净,去除淤泥和表皮的脏斑,然后用传统的石磨慢慢研磨成藕浆。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却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技巧,以确保藕浆的细腻度和均匀度。
接下来是过滤环节。藕浆被倒入白布袋中,通过反复挤压和冲洗,将渣滓彻底分离。这一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因为只有纯净的藕浆才能制成高品质的藕粉。
最能体现藕香斋匠心精神的,莫过于手工削片的环节。与其他品牌采用高温烘干不同,藕香斋坚持使用手工削片的方式,将藕浆削制成薄如蝉翼的片状。这样做虽然耗时耗力,但却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藕粉的天然风味和营养成分。这些薄片在阳光下自然晾晒,逐渐变成干粉,整个过程不添加任何增稠剂或麦芽糖。
二十斤优质老藕,才能产出一斤纯正的藕粉。这份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凝聚着藕香斋人对品质的执着追求。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得藕香斋的藕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杭州地标性的美食。
独特的口感与营养价值
冲泡一碗藕香斋的藕粉,需要先用少量冷水调和,再加入滚烫的开水快速搅拌。随着水温的升高,藕粉逐渐变得晶莹剔透,散发出淡淡的藕香。轻轻品尝一口,细腻柔滑的口感在舌尖蔓延,带着微微的回甘,令人回味无穷。
这种独特的口感,正是得益于藕香斋坚持古法制作的结果。高温烘干的速溶藕粉虽然方便快捷,但往往会失去藕粉原有的香气和营养。而藕香斋的纯藕粉,不仅保留了藕的天然色泽和营养成分,还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养胃、养血、安神的功效。
传承人的故事
在藕香斋的历史长河中,有两个人物不得不提。一位是新中国第一代妇女代表范文南女士。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她曾将藕香斋的古法纯藕粉作为礼物,赠送给解放军代表,表达了普通杭州百姓对解放军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另一位则是藕香斋的非遗传承人范玉勤老先生。作为藕香斋的后人,他不仅继承了祖辈的精湛技艺,更将这份文化遗产发扬光大。2009年,范玉勤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享受国家津贴。他常说:“我们藕香斋只做正宗的传统技艺,不减其艺,不假他物,不务他业。”这份坚守,正是藕香斋能够历经八百年风雨而不衰的关键所在。
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许多传统工艺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然而,藕香斋却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他们坚持使用古法制作工艺,同时又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藕香斋始终将“传承、健康”的理念放在首位,致力于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份来自杭州的非遗美食。
如今,藕香斋的古法纯藕粉已经从杭州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更在传承与发展中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正如范玉勤老先生所说:“我们要让全世界都尝到这份来自杭州的美味,让藕香斋成为舌尖上的非遗传承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