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病毒性肝炎的全面防护指南
世界肝炎日:病毒性肝炎的全面防护指南
每年的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旨在提高人们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和防控意识。2023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题是“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这一主题凸显了肝炎防控的关键环节,也反映了当前全球肝炎防治工作的重点方向。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主要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种类型。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各有不同,但都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主要通过食物或水的污染传播,也称为“粪口传播”。这种类型的肝炎常在个人卫生条件差或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的地区爆发。
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血液、体液(如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以及从母亲到婴儿的传播。可以通过使用未消毒的针具、性接触或母婴传播途径感染。
丙型肝炎:主要通过接触受污染的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针具、输血(特别是在血液筛查标准较低的地区)以及其他暴露于受感染血液的医疗操作。
丁型肝炎:只有在乙型肝炎病毒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感染丁型肝炎病毒。它可以加剧乙型肝炎的病情,导致更严重的肝脏损伤。
戊型肝炎:类似于甲型肝炎,主要通过受污染的水源传播。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
预防肝炎是保护肝脏健康的关键步骤。不同类型的肝炎需要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甲型和戊型肝炎
- 卫生和食品安全:这两种类型的肝炎主要通过食物和水传播,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 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处理食物、进餐前和如厕后。
- 饮用安全的水:只饮用已煮沸或经过滤的水,特别是在疾病高发地区。
- 确保食物煮熟:充分煮熟所有食物,特别是肉类和海鲜。
- 避免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在疫情地区避免生食和街边小吃。
乙型和丙型肝炎
这两种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有时也通过性接触和母婴的传播方式。因此,预防措施应侧重于减少这些传播途径的风险。
疫苗接种
①乙型肝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方式。全球许多国家已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常规儿童疫苗接种计划。
②丙型肝炎:目前还没有针对丙型肝炎的疫苗,因此预防措施主要是避免高风险行为。避免使用未消毒的针具,不共用针具,包括注射药物用的针具、纹身或穿孔用具。确保所有医疗操作使用的设备均已彻底消毒。
安全的性行为 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通过性接触传播病毒的风险。
血液制品的安全 确保输血和血液制品经过适当筛查,避免使用受污染的血液。
重点人群防护
新生儿:自2002年起,我国将乙肝疫苗正式纳入计划免疫,对所有适龄儿童免费提供乙肝疫苗。2005年起,全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全部免费。2010年开始实施孕产妇产前HBsAg筛查及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联合接种的试点工作。乙肝疫苗按“0-1-6月”程序共接种3剂次,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还需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高危人群:包括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职业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这些人群应尽早接种乙肝疫苗。
未来目标与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要达到2030年目标,诊断率和治疗率应分别达到90%和80%。我国乙肝感染者的诊断率只有24%,治疗率更低,仅为6.4%,这意味着大部分乙肝感染者还没有得到诊断和治疗,在没有得到及时诊治的情况下,患者的病情将持续进展,存在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风险。
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毒性肝炎的传播,保护我们的肝脏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