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骨伤科专家教你崴脚急救
三甲医院骨伤科专家教你崴脚急救
“哎呀,糟糕!”小李在篮球场上一个急转身,脚下一滑,只听“咔”的一声,脚踝传来一阵剧痛。他试图站起来,却发现右脚根本无法承受重量,每动一下都疼得钻心。队友们赶紧过来查看,有人建议马上冷敷,有人则说应该热敷,还有人说要赶紧去医院。面对这些不同的意见,小李感到有些迷茫:到底该怎么做才对?
其实,小李的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据统计,踝关节扭伤(俗称“崴脚”)约占所有踝关节损伤的75%,是最高发的运动损伤之一。那么,崴脚后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三甲医院骨伤科专家的建议。
什么是崴脚?
崴脚,医学上称为踝关节扭伤,是指踝关节在某个特定方向过度扭转,导致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韧带牵拉过度甚至撕裂。这种损伤在有氧运动、打篮球、排球、户外运动及攀岩时尤为常见。
崴脚后的症状
崴脚后最常见的症状包括:
- 脚踝疼痛、肿胀及瘀斑
- 关节活动受限
- 无法负重行走
根据韧带损伤的程度,踝关节扭伤一般分为三级:
- Ⅰ级:轻度疼痛、肿胀,能够负重行走
- Ⅱ级:中度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
- Ⅲ级:重度疼痛、肿胀,无法负重行走
急救处理的黄金原则:PRICE
崴脚后的第一时间处理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后期康复的效果。因此,掌握正确的急救处理方法非常重要。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方式是遵循“PRICE”原则:
P - Protection(保护)
使用石膏或支具保护受伤部位,避免进一步损伤。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用弹性绷带临时固定。
R - Rest(休息)
立即停止活动,避免患肢负重。可以使用拐杖等辅助工具,减少对受伤部位的压力。
I - Ice(冰敷)
在崴脚后的48小时内,应立即进行冰敷。冰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出,有效减轻肿胀和疼痛。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隔1-2小时进行一次。注意不要让冰袋直接接触皮肤,可以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
C - Compression(加压)
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这可以减少出血和肿胀,同时提供额外的稳定性。但要注意不要包扎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E - Elevation(抬高)
尽量将小腿和踝关节抬起高过心脏水平。正确的抬高方法是:踝关节超过膝关节,膝关节超过髋关节,髋关节超过身体水平位。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错误的处理方式
在急性期(48小时内),千万不要进行以下操作:
- 热敷:会扩张血管,加重出血和肿胀
- 按摩:会加重组织损伤和出血
- 使用跌打药酒等活血化瘀药物:同样会加重肿胀
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
- 无法承重行走
- 肿胀持续加重
- 疼痛难忍
- 活动受限明显
即使X光检查未发现骨折,严重的韧带损伤也需要专业治疗。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慢性踝关节不稳,甚至习惯性崴脚。
康复与预防
康复期间,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逐步恢复踝关节的功能。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如踝关节活动度训练、力量训练等,以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
为了预防崴脚,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运动前充分热身
- 选择合适的运动鞋
- 在不平路面活动时穿高帮鞋
- 加强下肢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训练
崴脚虽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但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大大减轻伤害,促进快速康复。记住,及时就医和科学处理是关键。希望大家都能够远离运动伤害,享受运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