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动脉疾病(PAD):最新诊断与治疗进展
外周动脉疾病(PAD):最新诊断与治疗进展
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影响下肢动脉,导致血液循环受阻。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PA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近期研究显示,通过先进的影像技术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PAD的最新诊断手段,如血管造影术和超声波检查,以及创新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血管成形术和搭桥手术等,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应对这一疾病。
PAD的流行病学特征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4 ESC外周动脉和主动脉疾病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PAD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数据显示,全球40岁及以上人群中约有1.13亿人受PAAD影响,其中近一半(43%)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全球患病率为1.5%,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5%-20%,80岁以上为20%-30%。从1990年到2019年,患病率增加了72%,而同期全球人口仅增长了45%。
最新诊断技术
早期诊断是PAD治疗的关键。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
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这是诊断PAD的常用检查方法,通过比较踝部与上臂的血压值来评估下肢血流情况。患者可能需要在跑步机上行走,以在运动前后进行血压测量。
超声波检查:使用声波观察血液如何通过血管。多普勒超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超声波,用于发现阻塞或狭窄的动脉。
血管造影术:使用X线、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或计算机断层成像(CT)扫描来查找动脉阻塞。在拍摄图像之前,将染料(造影剂)注入血管,有助于动脉在检测图像上更清楚地显示。
治疗进展
PAD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改善动脉健康状况,降低心脏病发作和卒中的风险。治疗方法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 药物治疗:
- 降脂治疗:《指南》建议动脉粥样硬化性PAAD患者的最终LDL-C目标为<1.4 mmol/L(55 mg/dl),且LDL-C比基线降低50%以上。如果最大耐受他汀类药物和依折麦布未达到目标LDL-C水平,建议使用PCSK9抑制剂。
- 抗血栓治疗:对于PAD和高缺血风险以及非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可考虑利伐沙班(2.5 mg b.i.d.)和阿司匹林(100 mg q.d.)联合治疗。
- 运动治疗:对于有症状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建议使用有指导的运动训练。对于那些接受血管内血运重建的患者,建议将有指导的运动训练作为辅助治疗。
- 介入治疗:
- 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通过导管将球囊送至狭窄部位,扩张后放置支架保持血管通畅。
- 搭桥手术:使用自体静脉或合成血管绕开阻塞的动脉建立新的血流通道。
- 溶栓疗法:对于急性血栓形成,可直接将溶栓药物注入受影响的动脉中。
特殊人群关注
女性患者:女性经常出现非典型或无症状疾病,在筛查期间需要特别关注。研究显示,女性PAD患者往往诊断较晚,预后较差。
低收入国家患者:由于医疗资源有限,低收入国家的PAD患者往往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指南》强调了在这些地区推广简单、经济的筛查方法的重要性。
综合管理与患者参与
《指南》特别强调了两个管理原则:
- 患者参与共同决策:探索治疗方案,评估患者接受治疗方案的价值,并共同做出决定。
- 多学科协作:在专家临床经验丰富,病人数量大,复杂手术多的PAAD中心尤为重要,这些中心提供多种持续的临床服务,包括诊断、治疗计划、微创手术、开放手术、术后和门诊管理,可以进行PAAD相关研究与创新。
此外,生活方式调整是PAD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患者:
- 戒烟:吸烟是PAD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以显著降低病情进展风险。
- 健康饮食:低饱和脂肪饮食有助于控制血脂水平。
- 规律运动:有指导的运动训练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会加重动脉硬化,需严格控制。
PAD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终身随访和管理。通过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和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和家属应积极参与疾病管理,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