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棉签掏耳朵会伤害耳道,医生建议这样做
用棉签掏耳朵会伤害耳道,医生建议这样做
你是不是也经常用棉签清理耳朵?小心,这种看似卫生的习惯可能正在伤害你的耳朵!
耳屎,这个让人有点尴尬的名字,其实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它是由耳道皮肤里的耵聍腺分泌物与外耳道脱落的上皮混合而成,主要由皮脂、毛发和脱落的皮肤细胞组成。耳屎分为干性和油性两种,干性耳屎呈干燥、白色或灰色,油性耳屎则呈油腻状、黄色或棕色。
别看它样子不太雅观,但耳屎可是我们耳朵的“守护神”。它能防止细菌、真菌和异物入侵,还能通过其黏性捕获灰尘和小虫子。更重要的是,耳屎具有自我清洁机制,通常会随着我们咀嚼、吞咽等动作自行排出体外。
既然耳屎有这么多好处,那是不是就不用清理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耳屎过多或硬化时,可能会引起不适甚至堵塞耳道。那么,正确的清理方法是什么呢?
温水软化法
将温水或生理盐水滴入耳道,保持几分钟以软化耳屎,然后轻轻倾斜头部让液体和溶解的耳垢流出。注意水温要适中,不要太热或太冷,以免刺激耳道。
专业工具清理
使用耳镜、耵聍钩等专业工具,在可视条件下小心取出耳屎。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损伤耳道或鼓膜。
耳朵清洁剂
市面上有一些专门的耳朵清洁剂,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等,可以软化耳屎,便于清理。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推荐剂量使用。
除了正确清理耳屎,预防耳道感染也很重要。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或游泳后及时擦干耳朵,避免水分滞留引发感染。
避免过度清洁:频繁挖耳会破坏耳道环境,增加感染风险。
使用酒精和白醋混合液:这种混合液有助于保持耳道干燥和酸性环境,但使用前要确保鼓膜完整,没有破损。
定期检查:特别是耵聍分泌较多的人,应定期进行耳部健康检查。
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如果出现耳屎堆积严重、耳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并处理。
记住,耳朵是一个精密的器官,正确的护理方式才能保护它的健康。下次再想用棉签挖耳朵时,不妨先想想这些科学的清理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