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秋分时节话桂花:从古至今的花好月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秋分时节话桂花:从古至今的花好月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hejijingsai.com/2024/09/1194617.html

秋分 〉》
去桂林,不觉桂花开

农历八月古称桂月,中秋就在秋分前后。“花好月圆”是中秋佳节应时应景的祝福,更是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花好月圆”顾名思义:花儿正开,月儿正圆。其中,正在盛开的“花”指的便是桂花。桂花,中国传统名花,“浓香满衣 袂,不觉桂花开”“叶密千重绿,花开万点黄”。

上古蛮荒,山中有桂。“桂”最早出现在《山海经·南山经》中:“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西山经》亦提到:“ 皋涂之山多桂木”。屈原的《楚辞·九歌》还有:“奠桂酒兮椒浆”“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桂”被祖 先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桂”一指“肉桂”,即可入药或做香料的树皮,俗称桂皮;一指木犀,通称桂花。 这些出现在古文献中的“桂”指得是“肉桂”还是“桂花”,至今没有定论。

花木在秋季多已凋零,因此开在仲秋的桂花格外惹人怜爱。桂花,其花虽小却颇浓密,貌似平淡却有奇香。据载,自汉 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就已作为上等贡品出现了。汉武帝修上林苑时,群臣献名果异树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司马 相如在《上林赋》中写道,桂花引种宫苑初获成功,并形成一定规模。唐宋时期,桂花在民间栽培渐盛,人们更是咏桂成风 。中唐诗人白居易与柳宗元,不仅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还有个共同爱好,皆喜植桂。白居易任苏杭刺史时,曾将杭州 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中种植,他笔下的“桂”常带有怀才不遇之感。柳宗元也曾自湖南衡阳移桂树十余株栽植零陵所住 精舍,并留下诗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亦写下赞美桂花的千古名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桂花与月亮在很久以前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农历八月十五明月高悬,桂香仿佛从天外飘来。神话传说中讲,是夜,会有 吉祥桂子从天而降,那是月中嫦娥撒落人间的桂花瓣。史上最早记录月亮与桂之间的文献是宋代著名的类书《太平御览》引 《淮南子》的“月中有桂树”——月中有桂树和蟾蜍,桂树高达五百丈,有个名叫吴刚的青年,因学仙术违规被罚在月宫砍 桂。每砍一斧,桂树的创伤就会立即愈合,所以后世的人仍能依稀望见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的伐桂身影。

桂花在广西桂林生长历史悠久。在桂林,无处不植桂,无人不识桂。桂林约计有20余万株桂花树,如果把种植桂花的街 道连起来,可以形成一条127千米的中国罕见的“桂花长廊”。市区有名的桂花路有:王城路、龙隐路、龙珠路、中山路、解 放东西路、临江路等。每逢金秋,桂花盛开,满城飘香。第一位提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人,即是钟爱桂花的唐代大诗人柳宗 元。1984年,桂花成为桂林的市花。1995年,桂林正式确定市徽图案外形用桂花花瓣相连。

仲秋之夜,丛桂盛放,花朵簇拥成团,宛如家人共聚一堂。阵阵桂香袭来,令人沉醉。秋日之味,三秋之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