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轻微事故因变道不打灯,青岛交警持续整治见成效
四成轻微事故因变道不打灯,青岛交警持续整治见成效
近日,青岛市公安交警部门再次强调严查“变道不打转向灯”的行为,虽然网上流传的“转向灯新规”并无实锤,但这一行为早已被列入重点整治对象。据统计,市区四成以上轻微交通事故与此类行为有关。交警部门希望通过加强监管和宣传,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此举得到了不少网友的支持,纷纷表示“早就该罚了,强烈支持”。
严查行动并非“新规”
针对网上流传的“转向灯新规”,青岛公安交警部门明确回应:近期并没有所谓“转向灯新规”出台,也没有“不足3秒会被认为不按规定使用转向灯”的说法。网络上非官方部门发布的“新规”还需谨慎看待。
实际上,这一整治行动的依据是早已存在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该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机动车在转弯、变道时应提前开启转向灯。这一规定并非新出台,而是早已存在的法规。
整治行动成效显著
早在2017年,青岛市就已开始对“变道不打转向灯”进行处罚。据统计,市区四成以上轻微交通事故与这一行为有关。在执法行动中,多名违法司机被交警拦下,开具罚款100元、记1分的罚单。
近年来,青岛市各交通部门通过进社区、进企业等多种方式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安全意识。据青岛市公安局消息,今年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趋势。
公众反应与社会意义
这一整治行动得到了公众的广泛支持。在相关新闻报道下,不少网友留言表示:“早就该罚了,强烈支持”“那些变道不打转向灯的最气人”……还有网友建议,不合理使用远光灯的行为也应一并整治。
正确使用转向灯不仅能够帮助驾驶员避免处罚,更重要的是提醒周围车辆道路状况,减少车辆剐蹭发生可能性。此外,远光灯的合理使用也应被重视,在正常行驶中,对向车辆强光照射会导致无法看清道路,突然减速或刹车都容易导致发生事故的概率增加。
呼吁文明驾驶
变换灯光只需动动手指,背后对行车安全带来的影响却不能小视。在此提醒广大驾驶员以身作则,养成文明驾驶好习惯,守护城市交通也是在守护自身安全。
对于一些交通处罚,主要目的在于帮助驾驶人纠正不良驾驶习惯,而非单纯罚款,部分地区交警在执法过程中,针对一些轻微违法行为,采取朋友圈集赞、现场协助执法等多种方式教育驾驶员,以代替扣分、罚款处罚,在“交管12123”中,驾驶员处理违章时会有“学法减分”提醒,以教育纠正为首要目的,执法过程更为人性化,引导效果更明显,一些有效的执法操作值得各地区相互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