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学生追捧小马宝莉卡牌,多地现高价收购诈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57:4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学生追捧小马宝莉卡牌,多地现高价收购诈骗

近期,“小马宝莉”卡牌在学生群体中异常火爆,然而这也成为了诈骗分子的目标。多地警方接到报案,不法分子利用学生对稀有卡牌的追捧和对网络交易风险的认知不足,以高价收购、免费赠送等手段设下诈骗陷阱。家长和学生们务必提高警惕,防止落入诈骗圈套。警方提醒,要加强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避免因贪图小利而遭受重大财产损失。

01

“小马宝莉”卡牌热潮下的诈骗陷阱

“小马宝莉”卡牌游戏在学生群体中掀起了一股集卡热潮。这些卡牌以动画片中的角色为主题,分为多个系列和稀有度等级,价格从几元到上百元不等。孩子们热衷于购买和交换卡牌,甚至在课堂上偷偷交易,有的稀有卡牌在二手市场被炒至千元以上。

然而,这股热潮也引起了诈骗分子的注意。他们利用孩子们对稀有卡牌的渴望,设计了各种诈骗陷阱。例如,有诈骗分子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免费送卡牌”的广告,吸引学生添加好友;还有人冒充买家,以高价收购卡牌为诱饵,诱导学生进行虚假交易。

02

诈骗手法揭秘

诈骗分子的套路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广告引流: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发布“免费送卡牌”“低价出售稀有卡牌”等虚假信息,吸引学生关注。

  2. 获取信息:以交易需要为由,获取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等,从而筛选出未成年人作为目标。

  3. 实施诈骗:诈骗分子会冒充工作人员或公检法人员,以“账号冻结”“涉嫌违法”等理由恐吓学生,要求他们使用家长的手机进行转账或提供支付密码。

  4. 销声匿迹:一旦得手,诈骗分子会立即拉黑受害者,消失得无影无踪。

03

真实案例警示

杭州一名15岁初中生然然(化名)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一条信息:“高考结束后退出圈子,每位留言的人将免费获得3张小马宝莉卡片。”然然信以为真,添加了对方的企业微信账号。随后,对方以“系统检测到未成年人”为由,要求然然使用家长的手机进行“解冻”操作。然然按照指示操作后,短短两小时内,其母亲银行账户被转账50次,金额达14.3万元。

在另一个案例中,厦门一名高一学生小颜(化名)加入了一个声称可以免费领取卡牌的QQ群。群内一名自称“警察”的人告知群成员“涉嫌泄露公民信息和诈骗”,需要配合调查。小颜在恐惧心理驱使下,按照对方指示,使用母亲的手机进行转账,最终被骗走11万余元。

04

防范措施

针对此类诈骗,家长和学生需要提高警惕,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的陌生人,不要随意添加好友,更不要透露个人信息。

  2. 保管好支付密码:家长要妥善保管手机支付密码,关闭不必要的“免密支付”功能,防止孩子未经允许使用家长手机进行支付。

  3. 关注孩子的兴趣:了解孩子在玩什么游戏、收集什么卡牌,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4. 培养理性消费观:教育孩子不要盲目追求稀有卡牌,避免过度消费。

  5. 及时报警:如果发现被骗,要立即报警,并保留好相关证据。

05

结语

“小马宝莉”卡牌诈骗案件频发,不仅给家庭带来财产损失,还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动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共同防范此类诈骗。同时,学校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