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鼓楼抢鸡、花树跳月:贵州侗苗族春节民俗巡礼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45: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鼓楼抢鸡、花树跳月:贵州侗苗族春节民俗巡礼

贵州,这片神秘的土地,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春节期间,贵州各地的特色活动更是让人目不暇接。从鼓楼抢鸡到花树节,从跳洞到抬官人,这些独特的年俗不仅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01

鼓楼抢鸡:侗族的古老婚俗

在黔东南州从江县干团侗寨,每年正月初二都会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鼓楼抢鸡”活动。这项始于清代乾隆年间的习俗,原本是侗族的一种婚俗仪式。待嫁姑娘在同伴的陪同下,将一头倒捆着公鸡、一头挂着饭筐的长扁担担在肩上。女伴们在后面保护扁担,而待嫁姑娘则用鸡去挑逗对她有意的男青年们。据说,“谁抢得鸡,姑娘就跟谁走”。如今,这项活动已经演变成一项民间娱乐活动,成为春节期间的重要庆祝方式。

02

花树节:苗族的浪漫盛会

每年春节期间,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一带的苗族同胞会举办盛大的花树节,也称“跳花节”或“花山节”。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正月初三栽花树,初四到初六绕花树,初七倒花树。花树节通常由寨子里的少男少女或没有生育的人家举办,且要连续办三年。苗族老人认为,花树是有灵之物,能传孙送子、带来好运。因此,花树节不仅是青年男女互诉爱意、交朋结友的好时机,也是祈求好运的重要仪式。

03

跳洞:苗族的祭祀与祈福

每年正月初五,黔南州龙里县湾滩河镇果里村的苗族同胞会举行盛大的“跳洞”活动。这项与苗族“洞葬”习俗密切相关的活动,体现了苗族同胞对祖先的祭祀和对民族文化的坚守。活动中,人们不分地域、不分支系,在山洞里载歌载舞、吹奏芦笙,用欢快的舞姿歌颂美好生活,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果里村的苗族“跳洞”于2015年被列入贵州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4

抬官人:侗族的祈福仪式

“抬官人”是流行于黔东南州地区的侗族传统活动,具有浓郁的戏剧色彩和民族特色。活动当天,“官人”通常由小孩装扮,村民们用竹竿和稻草扎成马状的滑竿,铺上色彩艳丽的被褥,抬着“金童玉女”在寨子里巡游。这项活动寄托了父母对孩子未来能有所作为、成为“官人”的美好祝愿。同时,它也体现了村民们对古代官人前呼后拥坐轿出行场景的模仿,表达了人们希望得到庇佑、赐福的美好愿望。

除了上述活动,贵州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春节习俗。例如,安顺一带的屯堡人会举行“抬亭子”活动,以纪念汪公诞辰;从江县的“变婆节”则通过驱赶象征妖魔的“变婆”,寓意驱邪除妖、祈求平安;黔东南州的“祭桥节”则是为了求子求福,体现了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独特的年俗活动,不仅丰富了贵州的春节文化,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亮点。随着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选择来贵州体验这些原汁原味的年节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也让贵州的多元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贵州的春节特色活动,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它们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更凝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在现代社会,这些传统活动依然焕发着生机与活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