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佛教如何看待神通感应?
圣严法师:佛教如何看待神通感应?
在佛教中,神通感应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有人认为神通感应是修行的成果,是佛菩萨的显圣,但圣严法师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佛法不在于表面的神通感应,而在于正确的知见和修行。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圣严法师对神通感应的看法。
从佛教的立场而言,从来也不否定神通感应,但并不重视。如果有人有了少许的神秘感应,就以为是得了神通或以为是佛菩萨的显圣,那是不正确的。佛与菩萨有应而无相,无相而有力,那就是随机制化的感应作用。但是他们不会采取一定的模式和特定的人作为他们的使者和代表,神应无方,感而遂通,怎么可能有特定的人作为佛菩萨的代表?虽然有佛菩萨的力量通过不同的人及物而表现,此人此物亦不可自视为佛菩萨的自身。假如有人,不论僧俗、不论佛教徒或外道徒众,自称是佛菩萨的化身,他若不是想以大妄语来博取利养、恭敬、妄自尊大的名位,就是鬼神、外魔附身、显异惑众。他们虽然也有若干百分比的灵验,但于信仰者的祸福无补,所以,正信的佛教徒不该表现这种身份,也不得信赖表现这种现象的人。
如果这些自称是佛菩萨化现的人,能说出你的过去,指示你的未来,甚至于知道你和你的关系人的历史背景,并预言你们未来的发 展,也不应为其所惑。鬼神都有这种力量,如果你自己以持咒、修定的努力,也会达到这种目的,但那也不是神通,而是咒力、鬼神的感应,或是差遣鬼神所得的结果,最多是定力的现 象。因此,这种人谈未来未必正确,说过去也不 会比你自己知道的更 为清楚,对过去世那就更渺茫了,准确性到什么程度,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因为凡事不能违背因果,一定要发生的 事,鬼神帮不了忙,预知于事无补,只有善恶勤惰的因缘可以改变;若非大善大恶,不能改变定业、定果,只要尽心尽力,为善去恶,行佛所行,言佛所言,学菩萨所学,未来的命运就操之在己。
有人虽不自称是某佛菩萨的再来,却宣称直接传承于某佛菩萨的教导和印证,这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修行禅定,在定中显现神秘境界;第二种是在梦中显现的梦境;第三种是在清醒状态听到或见到的降神现象。
如果是在定中,一定不是深定,深定非有心、非无心、非有境界、非无境界,不会 有佛菩萨出现的情境;这种定境,应属于类似做梦的状态。人在睡熟而将醒未醒之际会做梦,将要入睡之前也会做梦,但两种梦的性质不 一样,前者比较清醒、清楚,后者比较混 乱。同样地,定中所见境界则是在散乱心未除、统一心未现,但已经失去现前境界的觉受之 时,内心的妄念所造成的一种反射作用。所以,定中所现和梦中所现的佛菩萨,往往并不是来自心外。
一般的鬼神,假借佛菩萨的名号,所说的种种,虽然也用若干佛学的名词,他们的层次仍不能脱离欲界鬼神的范围。所以,是否属于佛法,应该用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印证,这是除烦恼、去执着的方法。
在《楞严经》、《摩诃止观》等都曾详细地讲到什么是魔境而非正境。这 就是为什么禅宗重视传承的原因了,从达摩祖师开始,代代以心传心,而戒律也强调戒体的师师相承;虽然后代有无师而自证,但至少应该与经教相应,与正统的佛法不相违背。有明师求师证,不遇明师则当求经证。否则,纵然自称是佛的弟子,或自己认为是佛教的一支,本 质上,还是附佛法的外道。是否合乎正统的佛法,不在 于用鬼神的名字或佛菩萨的名字来说法,而是在于他的知见是否正确,也就是不因人废言,也不因名而不辨邪正。
◎摘自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