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永年抬花桌 & 自贡灯会:春节非遗大PK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15: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永年抬花桌 & 自贡灯会:春节非遗大PK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其中永年抬花桌和自贡灯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春节期间备受瞩目的两大民俗盛事。

01

历史渊源:千年传承的文化瑰宝

永年抬花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贞观年间。相传,为了庆祝安居乐业的美好时光,当地百姓创造了这种集民间工艺制作、舞蹈、吹奏、打击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经过千余年的传承,永年抬花桌不仅保留了原始的民间艺术特色,还融入了燕赵大地的地域文化元素,成为河北邯郸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

相比之下,自贡灯会的历史则更为悠久。自唐代起,自贡地区就有新年燃灯的习俗。到了二十世纪初,这种习俗逐渐发展成为节日的提灯会,包括放天灯、舞龙灯、戏狮灯、闹花灯等多种形式。经过千百年的沉淀,自贡灯会不仅成为当地最重要的民俗活动,更被誉为“天下第一灯”,享誉国内外。

02

艺术特色:各展风采的视觉盛宴

永年抬花桌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舞蹈韵律和音乐号子上。表演时,每乘花桌队伍由40至50人组成,最前面是秧歌队或舞龙队,紧跟着是旗手组成的仪仗,最后才是花桌。抬花桌者身着仿古样式服装,鼻扎八字胡,嘴叼旱烟袋,舞步令人目不暇接。最令人惊叹的是花桌腾空跳,表演者们把花桌小抬杆前端约2厘米处顶在自己后肩上,只听一人高喊一声“腾空,跳!”8人同时将肩向上耸,花桌便腾空跃起,然后再稳稳落回抬花桌者的肩上。这一“鲤鱼跳龙门”的招数难度很大,当花桌抬到高潮时,千朵奇花上下翻飞,一举一动都张扬着力量。

自贡灯会则以其气势壮观、规模宏大而著称。灯会运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效果。例如,在2015年的第21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上,灯组《中国印象》占据7000平方米的彩灯公园大广场,玲珑剔透的青花瓷灯、纤毫毕现的孔雀灯等极具中国韵味的彩灯征服了现场观众。精美灯组的背后,是自贡彩灯工匠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比如,工匠们用亚克力材料仿制禽类羽毛,纯手工剪制,每片羽毛需要剪300刀至400刀,最终呈现出丝绸般柔滑的效果。

03

传承与保护:传统艺术的现代之路

在传承与保护方面,两个非遗项目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永年抬花桌主要依靠老艺人的口传心授,80岁的传承人裴保林已从事这项活动50余年,为这项艺术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这种传承方式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风险。近年来,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积极采取措施,通过举办培训班、录制视频资料等方式,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

自贡灯会则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自贡彩灯行业年产值约60亿元,自贡市彩灯企业超过千家,长期从业人员5万余人。自贡彩灯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85%的份额,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更是高达92%。这种产业化发展模式不仅为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商业化过程中如何保持艺术的纯正性,避免过度商业化,也是自贡灯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04

结语:非遗文化的当代价值

永年抬花桌和自贡灯会作为春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不仅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凝聚了华夏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如何在保护传统的同时推动其创新发展,让这些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