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家卫健委:提升基层能力增进群众健康服务获得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44: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家卫健委:提升基层能力增进群众健康服务获得感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11月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提升基层能力增进群众健康服务获得感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傅卫、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杜振宗、广东省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陈斌、青海省西宁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孙桂萍、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大学生乡村医生更求才巴等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傅卫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围绕健全体系、提升能力、优化服务等方面突出重点抓落实、见实效。

在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方面,全国已经有3.56万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了服务能力标准。同时,强化基层全科、中医科、康复、儿科等重点科室建设,目前全国有8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可以提供儿科服务。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多渠道扩充优化乡村人员队伍。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完善基层人才政策,推动落实县管乡用和乡聘村用。目前,在村医队伍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比例已经超过了45%。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推进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傅卫介绍,2019年开始广泛试点总结经验基础上,去年年底十个部门联合发文,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截至目前,已经有2171个县区开展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了以省为单位的全面推开。

各地在实践中积极推进,探索了很多好的做法。安徽濉溪组织县级医院医师到乡镇卫生院驻点服务6个月以上,近一年已经有79名人员下沉到基层,开展门诊、手术、带教等工作,同时还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近2万人次;江苏东台成立了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十大服务共享中心,实现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特别是通过集中审方中心和中心药房的建设,较好地解决了基层用药的需求,也提高了患者在基层用药的安全性。

公共卫生委员会发挥重要作用

广东省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陈斌介绍,广州市自2021年6月创新设立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公共卫生委员会以来,按照市规划、区组织、镇(街)实施、村(居)落实的原则,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织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网底。

2023年底,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40.69%。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通过网格化管理,组织发动楼栋长、退休的医护人员等成立公共卫生志愿服务队,配合开展健康宣传、疾病预防、紧急救援等卫生健康服务,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一位居民。

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成效显著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傅卫介绍,从2023年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还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这五个部门,联合开展实施了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截至到今年的10月底,专项计划录用的近7500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都已经陆续走上了工作岗位。

2023年专项计划已经招录的这些大学生,平均年龄24岁,97%都集中在35岁及以下;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到了12.5%;大学专科学历占到87.5%。目前,各地正在继续推进2024年的专项计划招聘工作。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

青海省西宁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孙桂萍介绍,西宁市围绕居民的健康需求,通过关注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重点人群,同时扩大健康人群的覆盖面等方式,不断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目前,全市人群签约率达到69.59%,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91.61%。

具体措施包括拓展服务队伍、优化服务方式、融合服务资源、丰富服务内涵等。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与上级医院开展联合门诊、慢性病门诊,普及中藏医适宜技术,住院实行中藏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等多种措施,方便群众在基层机构就医。

医保报销政策不断完善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杜振宗介绍,广西将所有的政府办村卫生室,还有其他符合条件的非政府办的村卫生室都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将村卫生室与乡镇卫生院作为共同体,实行一体化的医保协议管理,简化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的流程,开通医保直接结算,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同时,实施“村医通”工程,打通医保结算“最后一公里”。广西在2019年就启动实施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保结算“村医通”工程,2020年实现了全覆盖。“村医通”是一种可以手持的移动结算终端设备,村医可以使用这个设备开具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医疗费用可以实现实时联网结算,参保群众即时享受到门诊报销的待遇。

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成效显著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傅卫介绍,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推行一年多来,各个地方也是认真组织实施推动,而且很多地方也是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丰富这些便民惠民的措施。从整体来看:

  1. 居民利用基层机构的门诊服务更加方便了。各地通过开设工作日延时门诊、节假日门诊,也提供周末的预防保健、预防接种服务,解决了一些上班族还有像一些学生工作日白天没有时间的问题,到基层来寻求服务的居民也逐渐增多。

  2. “一老一小”的健康服务内涵不断丰富。今年上半年,有9000多万的65岁以上老年人在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免费健康体检,有5000多万的0—6岁儿童在基层机构接受健康随访服务,以及眼保健还有视力检测这样一些服务。各地还针对重点人群提供长期处方、家庭病床这样一些服务,群众的感受是明显地提升。

  3. 居民就近报销也更加方便了。各地也特别强化儿科服务能力建设,这个我刚才已经提到过,特别聚焦像流感、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性腹泻等等儿童高发的传染病,也有组织地开展针对性的诊疗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刚才我也提到,我们现在有8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能够开展和提供儿科的服务,应该说这也起到了很好的分流作用。

  4. 非药物的干预服务受到居民欢迎。通过为一些慢性病早期患者人群提供合理膳食、科学运动等等这样一些指导要点,使他们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通过减轻体重来更好地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今年也是我们的“体重管理年”,像在浙江杭州一些社区服务中心都开设了体重管理门诊,为重点人群提供健康状况的评估,开展饮食运动的指导,有效地提高了辖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本文原文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