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更新:覆盖77%陆生脊椎动物,为生物多样性保驾护航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56: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更新:覆盖77%陆生脊椎动物,为生物多样性保驾护航

2021年,我国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进行了32年来的首次系统性更新,这一重大举措不仅体现了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中国力量。

01

名录更新:覆盖范围显著扩大

此次更新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涵盖了更多受威胁物种,特别是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据统计,调整后的名录包含了四大类陆生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中的24%,物种覆盖率比上一版增加了11%。其中,两栖类受胁物种的覆盖率从2%提升至40%,爬行类从17种增加到75%的覆盖率,进步显著。

02

法律保障:构建严密保护体系

为了适应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的快速修订,保护物种名录(国家与地方立法保护的动植物名录)也进行了相应的更新。保护物种名录是野生动物管理的法律基础,也是一份“研究与保护指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于1989年颁布,旨在保护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一批物种。根据物种的受威胁状态,该名录包含国家一级和国家二级保护物种共492种。属于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1和附录2但是没有被《名录》收录的陆生物种,也被相应归为国家一级和国家二级进行保护。在CITES附录中的水生物种,则按照农业部发布的核准名录划分等级进行保护。2000年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三有名录》)收录了保护等级较低的1591种物种,与省级政府发布的《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下称《地方重点名录》)一起,这三个名录构成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主要执法基础,因为物种的保护等级也决定了相应的刑罚等级。

03

地方实践:细化落实保护措施

各地也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陆续更新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海南省为例,近期调整了《海南省省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其中省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共有212种。天津市则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条例,进一步明确了保护对象和管理职责,同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通过捐赠、资助、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活动。

04

未来展望:持续完善保护体系

尽管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仍有151种受胁物种未被纳入保护名录,其中包括84个物种处于保护程度相对较弱的《三有名录》中,67个物种不在任何保护名录中。此外,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对野生动物生存构成威胁。

面对这些挑战,我国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

  1. 完善法律法规:持续修订和完善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加大执法力度。

  2. 加强栖息地保护: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划定禁猎区等方式,为野生动物提供安全的栖息环境。

  3. 推进科学研究:加强对野生动物种群动态、栖息地状况等方面的监测和研究,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 提升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05

结语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更新,标志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迈入新阶段。这不仅是一份物种名录的更新,更体现了我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坚定决心。未来,随着保护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将在安全的环境中繁衍生息,与人类和谐共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