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水成年轻人新宠,市场规模5年增45倍
养生水成年轻人新宠,市场规模5年增45倍
“早上一杯枸杞水,下午一杯红豆薏米水,晚上再泡一杯陈皮水……”这已经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日常养生标配。曾经被认为“老派”的养生水,如今却成了年轻人的新宠。这种现象背后,究竟有何玄机?
养生水:从“小众”到“爆品”
养生水,顾名思义,就是以红豆、薏米、红枣、枸杞等药食同源食材为原料,通过煮制、萃取等工艺制成的即饮植物饮料。这种饮品既保留了传统养生理念,又符合现代人对便捷生活方式的追求。
从市场规模来看,养生水的崛起堪称“现象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时,中式养生水的市场规模仅为0.1亿元,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已飙升至4.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50%。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大关。
在品牌竞争方面,2023年初,元气森林带着旗下元气自在水新品杀入市场,4个月销售额就突破1亿元。此后,好望水、果子熟了、盒马等品牌纷纷入局,目前元气自在水和可漾中式养生水已占据99%的市场份额。
为什么是年轻人?
养生水为何能在年轻群体中走红?这背后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的多重需求:
健康意识的觉醒: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健康。《2023中国新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超过四成“00后”选择为健康花钱,购买过功能性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
便捷生活方式的追求:相比传统的煎煮中药,即饮包装的养生水更符合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正如一位消费者所说:“我本来就有用养生壶煮水的习惯,为此还给办公室添置一只养生壶,雪梨黄芪、玫瑰桑葚、甘蔗茅根都是我经常喝的饮品。”
药食同源理念的普及:近年来,“药食同源”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美国的“食物即药物”倡议、日本的“药食一如”理念,都与中国的药食同源思想不谋而合。这种理念的普及,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养生水这类产品。
养生水真的“养生”吗?
养生水的走红,也引发了一些质疑:这些饮品真的有养生效果吗?我们不妨从其主要成分来分析:
红豆薏米水:红豆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薏米则有利水渗湿的作用。两者搭配,确实能起到一定的祛湿效果。
红枣枸杞水:红枣补中益气,枸杞滋补肝肾。这种组合对于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有一定帮助。
陈皮水: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群,适量饮用陈皮水是有益的。
然而,正如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丽娟所言:“这些成分都是药食同源的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药物,并不适宜每天饮用。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不同药物的反应也各异,根据其配方不同有不同的保健功效,因此不是每一种水都适合所有人。”
此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陈明也提醒:“这需要考量这些食材的成分含量究竟有多少,其有效成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是否被破坏,产品中是否加入了对人体有影响的添加剂等等。”
因此,对于养生水,我们既要看到其一定的保健功效,也要理性对待,不能盲目迷信。选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关注成分表:选择配料简单、无添加的产品
- 适量饮用:不要过度依赖,每天饮用量不宜过多
- 个人体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养生水,必要时可咨询中医师意见
- 正规渠道: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未来展望:养生水会成为下一个“无糖茶”吗?
养生水的崛起,让人不禁联想到几年前无糖茶的爆发式增长。那么,养生水会成为下一个“无糖茶”吗?
从市场潜力来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药食同源理念的普及,养生水具备了持续增长的基础。而且,相比无糖茶,养生水在功能性和文化认同感上可能更具优势。
但也要看到,养生水市场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
- 同质化竞争:目前市面上的产品类型较为单一,品牌间差异性不明显
- 消费者教育不足:很多人对养生水的功效和使用方法还缺乏了解
- 价格战风险:随着竞争加剧,可能会陷入低价竞争的困境
总体来看,养生水作为一种兼具健康与便捷的饮品,确实满足了当代年轻人的多重需求。但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品牌需要在产品创新、消费者教育和品质把控上持续发力。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享受养生水带来的便利时,也要保持理性,科学看待其功效,合理安排饮用量。
所以,你准备好尝试一杯养生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