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查出脑肿瘤到准备手术,患者每一步该怎么走?(上)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12: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查出脑肿瘤到准备手术,患者每一步该怎么走?(上)

脑肿瘤的诊断往往令人措手不及,从确诊到手术,患者和家属需要面对一系列复杂的医疗决策。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脑肿瘤患者从确诊到手术准备的每一个关键步骤,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进一步明确病情

当神经外科疾病被初步诊断时,患者需要在当地医院或上级医院进一步明确病情。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并咨询神经外科专家。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包括CT平扫、MR平扫(多方位: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多序列,T1WI,T2WI,DWI,FLAIR等),增强扫描可以发现更小更多病灶,有助于鉴别诊断。

此外,还有一些磁共振功能成像新技术:

  • DTI(弥散张量成像):显示神经纤维束变化
  • MRS(磁共振波普成像):观察活体组织代谢及生化变化
  • PWI(灌注成像):反映肿瘤血流动力学信息
  • SWI(磁敏感成像):显示肿瘤内出血改变
  • BOLD(血氧水平依赖成像):检测特定部位的功能活动诱发的局部血流及血氧成分变化导致的磁共振信号变化的成像方式

选择治疗团队

进一步明确脑肿瘤后,患者需要寻求一个专业的治疗团队提供方案。特别是对于一些位置疑难的神外疾病,比如脑干、丘脑等位置,目前来说对于很多神经外科医生来说都还是“禁区”,对术者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么,治疗团队的选择有哪些参考要点呢?

  1. 优选具备前沿的手术设备和器械,神经外科前沿并且拥有相关多学科团队的医院进行咨询。
  2. 选择临床经验丰富,手术技术高超的神外主刀医生。
  3. 如果国内无法给出更好的预后手术方案,可以考虑咨询国际范围内该领域内国外教授,确定咨询方案。
  4. 多方对比评估意见,做出选择。

确定较佳方案及治疗时机

不同医生会给出不同的治疗意见,这时患者面临着对于目前的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到底是选择继续观察还是放化疗还是手术,神外疾病根据不同病种和不同位置以及生长方式都有不同的选择。

1. 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怎么选择?多种治疗方法怎么选?

可遵循以下原则:

  • 参照国际公认的标准指南进行规范治疗:目前,对于脑肿瘤是胶质瘤的治疗,主要以美国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和欧洲EANO(欧洲神经肿瘤协会)发布的治疗指南为参照标准,相关国内专家治疗指南等也可成为患者可参考的标准。这些规范治疗指南经各种临床实践证实,都有大量的临床数据支撑以及相关研究更新,具临床指导意义。

(美国2023版NCCN中枢神经系统癌症治疗指南节选)
(欧洲《EANO诊断和治疗间变型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指南》节选)
2022年版脑胶质瘤咨询指南

  • 参照国际范围内该领域内专家相关研究进行参考,以了解目前国际上关于该种神外疾病的前沿治疗方式。

2. 手术按其紧急程度分为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两种,那较佳手术时机如何确定呢?

  1. 根据患者病情:对于术前已经表现出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的患者,例如急性脑出血或动脉瘤出血致昏迷、意识障碍等,需要紧急送往相关专科医院及诊室进行评估紧急手术。
  2. 根据主刀医生建议:对于术前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来说,手术时机通常根据主刀医生建议,根据具体病种特点做出评估。

巴教授回答对于低级别胶质瘤较好的手术时机时回答”越早越好,因为胶质瘤从不停止生长“。

▼INC旗下组织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美国神经外科学会主席Mitchel Berger教授联合多位教授,基于从美国、法国、意大利三个国家,四个专门的神经肿瘤学中心收集临床数据,以确定影响早期接受无症状LGG手术的患者的预后和存活率的因素。

论文截图

3. 在争取更好的手术预后前提下,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入院,准备手术

进入三阶段,患者已经经历了前期决议是否手术、如何选择主刀医生的阶段,这对于患者来说重要,是能否为自己争取到术后良好预后的重要前提。通常在再次复诊决定手术后,就会经历等待入院和入院准备手术,这期间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

术前需要哪些检查

  • 通常需要手术的患者,先由门诊医生依据病情开具手术前的各项检查项目。
  • 患者或/和家属保管打印出来的电子住院证,回家候诊,等待电话通知入院及手术。

办理入院流程

  • 接到电话通知住院时间和入院住院区后,按照通知时间内持身份证、社保卡/医疗保险手册等材料至住院处按照流程办理住院手续,缴纳住院押金。
  • 保存好住院预交金单据,为患者出院时结算凭证。

入院手术术前需要停止吃什么药?

在门诊就诊期间,患者通常需要跟医生详细说明目前所服药物,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患者皮下注射的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如氯吡格雷,华法林,泰毕全/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拜利妥或阿哌沙班/艾乐妥)。如患者在服用糖尿病药物、高血压药物等,也需要和神经外科医生进行说明,遵照医嘱服药;抗癫痫药物不能随意停,应在医生指导下减少剂量和更改药物品种。

术前是否需要剃头?

随着神经外科的发展,目前神经外科手术也越来越注意美容要求,对于部分技术高超的手术医生,并不需要剔除全部的头发,只需要剔除手术入路周围的少量头发即可。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选择。

巴教授为一名年轻女性患者做术前谈话时,回答这位患者关于手术是否需要剃头的问题。

术前访视及术前谈话是做什么?

一、术前谈话:通常术前谈话会围绕患者的症候、影像、化验等,与患者和(或)家属,手术方案。以INC巴教授示范手术为例,术前谈话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作为手术主刀医生,巴教授手术前会需根据每个病人的颅内解剖结构和病变特点制定缜密和个性化手术方案,包括选择达到病变较佳手术入路,保护好路径周围重要结构,预估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规划病变切除顺序等等,以达到顺利切除病变目的。规划好后,巴特朗菲教授还将和患者、家属进行术前谈话,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和与疾病的治疗有关的情况有尽可能清晰详尽的了解。告知他们手术安排(手术成员、手术切口、手术入路、手术体位、手术设备、以及麻醉和神经电生理团队等)、手术风险、手术前后的相关事项。

巴教授术前谈话时和患者父母商议关于手术入路的相关问题

为什么术前谈话巴教授要对患者解释如此的内容?因为手术入路和体位选择和手术操作术野暴露、术中器械操作方式及神经保护效果密切关系。为了患者可以快速理解,巴教授会通过手绘或者大脑模型,解释病灶位置及手术入路等。其实当前比较经典的开颅显微手术翼点入路或是额外侧入路、额下入路等各种手术入路都是西方国家医生发明的,他们已经有了多年的沉淀和经验积累。

术前访视:神经外科手术病人术前需常规访视,了解病人全身情况及主要器官功能,作出ASA评级。了解颅内高压的程度和处理效果,CT和MRI检查能分辨脑水肿、超过0.5 cm的中线移位或脑室大小。体格检查包括精神状态、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以及神经反射的评估。

术前的麻醉师访视:麻醉师为确定手术顺利首先则需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因此术前访视(到病房看患者)即是麻醉师的首要工作环节。麻醉对于成功的神经外科手术重要,一台好的麻醉能够较大的便利神经,使外科医生发挥自己的手术专长,专心于做自己的手术,不会因为心率、血压、颅内压等等情况,而暂停手术或延长手术时间。导致出现切除率不高,手术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损伤神经等等手术并发症。

结束了术前谈话,患者术前的准备流程也就已经到位,二天即将正式进入手术室进行手术以及术后的恢复阶段。本期关于术前的交流就到这里了,大家关于神经外科手术前的相关准备工作还有哪些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INC官方账号,下期我们将继续交流神经外科手术术中术后那些需要准备、需要注意的事。

参考文献:

  1. 美国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中枢神经系统癌症治疗指南
  2. 欧洲EANO(欧洲神经肿瘤协会)诊断和治疗间变型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指南
  3. Mitchel Berger教授等关于早期接受无症状LGG手术的患者预后和存活率的研究论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