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搭载巴立方星绕月,传回影像存质量争议
嫦娥六号搭载巴立方星绕月,传回影像存质量争议
巴基斯坦首颗执行深空任务的立方星ICUBE-Q随嫦娥六号成功进入环月轨道,并传回了珍贵的月球影像。虽然影像质量受到一些质疑,但这一成就标志着立方星在深空探索领域的重大突破。
2024年5月3日,巴基斯坦立方星ICUBE-Q随嫦娥六号探测器一同发射升空。5月8日,立方星与嫦娥六号轨道器在环月轨道成功分离,并传回了珍贵的月球影像。这是巴基斯坦首次执行深空探测任务,也是立方星技术在深空探索领域的重要突破。
然而,传回的影像质量却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影像存在较多的光晕和反光现象,成像质量不尽如人意。有网友质疑立方星的相机性能,认为其成像质量较差。
但实际上,巴基斯坦立方星ICUBE-Q的技术规格并不差。这颗名为ICUBE-Q的立方星由巴基斯坦空间技术研究所研制,采用3U构型,质量约7千克,设计寿命3个月。它配备了两个1280×720像素的相机,并采用X波段通信。
立方星是一种以10厘米立方体作为基本结构单元的小卫星,具有体积小、密度大、研制快、成本低和发射灵活等特点。截至2024年1月,立方星在所有人造卫星总数中占比约14%。虽然立方星在深空探索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潜力巨大。
2018年,美国洞察号火星探测任务中,两枚6U立方星首次飞入火星轨道,为洞察号提供了中继卫星通信支持。2022年,阿尔忒弥斯计划首次飞行中,一颗12U立方星首次作为单一主星执行深空探测任务。在阿尔忒弥斯计划的首次飞行中,多达10颗立方星随NASA猎户座飞船奔月,用于空间天气、空间辐射环境、深空通信等实验任务。
未来,立方星将在深空探索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保证体积小巧的同时,提高性能并降低成本,将是立方星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未来的中国探月过程中,立方星有望在远距离通信和轨道调整等特殊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