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指南:这十大饮食原则,守护你的肾脏健康
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指南:这十大饮食原则,守护你的肾脏健康
2024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2024年版)》,为慢性肾脏病患者提供了科学的饮食指导。目前,全球平均每十个成年人就有一人患有慢性肾脏病,在中国这一数字更是超过一亿。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对于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十大饮食原则,守护肾脏健康
1. 食物多样,分期选配
食物多样是实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基础。慢性肾脏病患者应保持食物种类丰富多样,建议每日摄入12种以上,每周达到25种以上。同时,根据疾病的不同分期选择合适的食物种类和比例。例如,慢性肾脏病1-2期患者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做到餐餐有蔬菜;而3-5期患者则需要实施低蛋白饮食。
2. 能量充足,体重合理
充足的能量摄入是维持患者适宜体重的关键。推荐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能量摄入量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30-35kcal。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能量摄入可减少500-750kcal,以将体质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之间。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适宜的BMI范围可适当放宽至20.0-26.9kg/㎡。
3. 蛋白适量,合理摄入
蛋白质的摄入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优质蛋白应占总蛋白摄入量的50%以上,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等应尽量少吃,每周不超过1-2次,每次不超过50g。出现肾性贫血时,可适当增加摄入量。
4. 蔬菜充足,水果适量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维持患者健康非常重要。推荐每日摄入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糖尿病肾病患者可适当减少水果摄入量至100-200g。
5. 少盐控油,限磷控钾
控制盐的摄入量有利于改善血压和减轻水肿。推荐慢性肾脏病患者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g。对于出现水肿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实施低盐膳食,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3g。同时,需要限制饮食中磷的摄入,维持血钾浓度在3.5-5.5mmol/L范围内。
6. 适量饮水,量出为入
水的摄入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无水肿且尿量正常的患者,每日饮水量应为1500-1700mL;存在水肿或尿量较少的患者,则需要根据每天的尿液排出量以及透析脱水量来计划饮水量。
7. 合理选择食药物质
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山药、阿胶、菊花、金银花等食药同源的物质,但需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8. 合理选择营养健康食品
患者应定期进行营养评定和监测,一旦发现营养风险,及时进行膳食指导。必要时,可以给予膳食营养补充剂、肾病型能量补充剂等。
9. 规律进餐,限制饮酒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规律进餐、定时定量,适度运动是维持患者健康的基础。患者应限制饮酒,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不应饮酒。
10. 定期监测,强化自我管理
患者需要每日自我监测血压、体重、尿量等指标,每周进行饮食记录。同时,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把自我行为管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慢性肾脏病患者可以有效保护肾脏健康,延缓疾病进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让我们一起关爱肾脏,强“肾”健体,人人享有肾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