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教你科学应对甲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教你科学应对甲流
近期,全国多地进入甲流高发期,不少人都在关心:如何辨别甲流症状?怎样科学预防?如果感染了又该如何治疗?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专家们给出了权威解答。
如何辨别甲流症状?
甲流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症状包括:
- 突发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摄氏度以上,常伴有寒战
- 全身肌肉酸痛:尤其是头部、太阳穴和眉头部位疼痛明显
- 呼吸道症状:如干咳、喉咙痛、鼻塞、流涕等
- 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余兵提醒,甲流与普通感冒相比,症状更为严重。甲流患者往往表现为全身性症状,发热温度更高且持续时间更长。如果近期接触过高热、全身酸痛的人,自己“中招”的可能性就高了。
如何科学预防甲流?
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外出时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人群密集场所;避免用未洗净的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增强免疫力: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晚7-8小时;坚持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环境通风: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疫苗接种:注射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手段。建议每年9-10月接种,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及其家人,因为病人感染往往是由周边人感染带来的,所以建议这些家属也要尽早去注射疫苗。
甲流的治疗方案
一旦出现甲流症状,应尽早治疗,抓住48小时治疗黄金期。目前,专门针对流感病毒的特效药物有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能够快速起效阻止病毒复制,迅速缓解症状。
奥司他韦:可用于成人和1岁及1岁以上儿童。建议发病后48小时之内用药,成人和13岁以上青少年每次75毫克,一天两次,连用5天;1-12岁儿童需按照体重剂量表服用。胃功能不佳或胃敏感的人,可以餐中服药。奥司他韦为处方药,须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服用,不能盲目使用和滥用。
玛巴洛沙韦:用于健康的成人和5岁及以上儿童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或者存在流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的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流感患者。因其在人体内持续作用时间更长,全程仅需一次给药。通常体重40公斤-80公斤的患者,一次用药40毫克即可。体重大于80公斤的患者剂量加倍,需要一次服用80毫克,同样建议发病后48小时内服用,效果更好。
除了抗病毒药物,还可以选择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缓解发热、全身酸痛等不适症状,加上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可以让患者尽快远离甲流的侵扰。
日常防护和健康建议
合理用药:不要盲目囤药,药物不能代替疫苗。奥司他韦等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别是高危人群(未接种疫苗、接触过疑似流感人群或去过公开疫情场所的人)可在48小时内服用预防,但不建议长期服用。
儿童防护:儿童感染后需警惕热性惊厥,尤其是6个月至5岁的儿童。一旦发生高热,应立即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避免同时服用含有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和退烧药,以免造成药物过量。
家庭护理:患者应居家休息,尽量单间居住,保持房间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毛巾等遮掩口鼻。密切观察患者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流感是一个自限性疾病,大多数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都可以自愈。对于轻症或者不属于高危人群的患者,可以选择在家休息,对症处理。
甲流虽然来势汹汹,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我们完全有能力应对这一轮疫情。希望大家都能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