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护嗓神器:梨的N种吃法
冬季护嗓神器:梨的N种吃法
梨,被誉为“天然矿泉水”,不仅口感清甜,还具有清热润燥、润肺止咳的功效,是缓解慢性咽炎的理想选择。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制成冰糖炖梨、梨汁饮料,都能有效缓解咽炎症状。此外,梨还能与其他食材搭配,制作成美味的养生汤品,让你在寒冷的冬日里也能享受健康美食。
梨的营养价值与功效
梨的品种繁多,常见的有香梨、鸭梨、雪花梨、库尔勒香梨、苹果梨、秋月梨、皇冠梨、黄金梨、酸梨、丰水梨、翠冠梨、南果梨、南水梨、水晶梨等,它们各自在产地、外观、风味口感和营养价值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从营养成分来看,梨富含水分(通常超过80%)、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其中,维生素C可增强免疫力,保护肝脏;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同时其含有的天然糖分和有机酸还能够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增强食欲。此外,梨含有多酚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等抗氧化成分,有助于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起到一定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其中梨的果皮中富含总酚和黄酮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次为果心,果肉中最低。研究发现,梨还具有一定的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梨味甘、微酸、性凉,归肺、胃经,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清热去燥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 老百姓最常用梨来缓解因秋季干燥引起的咳嗽、咽喉不适等症状。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梨富含水分(水分含量几乎都在85%以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可增强免疫力,保护肝脏;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比如库尔勒香梨),同时其含有的天然糖分和有机酸还能够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增强食欲。此外,梨含有多酚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等抗氧化成分,有助于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起到一定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其中梨的果皮中富含总酚和黄酮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次为果心,果肉中最低。研究发现,梨还具有一定的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梨的多种食用方法
梨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适合不同体质的人群。中医认为:生吃梨清六腑之热,熟吃梨滋五脏之阴!生吃梨更适合有咽喉肿痛、手脚发热、舌苔发红等症状的人群食用;熟吃梨可以降低梨的寒性、滋阴润燥功效更佳,而且肠胃虚寒的人吃了不易引起肠胃不适。同时,熟梨与川贝、百合等其他食材搭配可增强润肺止咳的功效。
生吃:直接食用新鲜梨,可最大程度地保留其原汁原味和营养成分,尤其适合在秋季气候干燥时食用。
榨汁:将梨榨成果汁更方便地摄入其营养成分,同时加入蜂蜜或柠檬等能使口感更佳。
熟吃:将梨煮熟或蒸熟后食用,可减少其寒性,更适合脾胃虚寒的人群。同时,熟梨与川贝、百合等其他食材搭配可增强润肺止咳的功效。
“黄金食梨法”推荐
莲子银耳梨羹:莲子20克、银耳10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将莲子、银耳泡发开、洗净,雪梨去核、切片,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同煮至莲子熟透,汤浓时食用。莲子清心醒脾、养心安神;银耳润肺养胃、生津益气,将莲子和银耳搭配食用,可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功效,起到更好的保健作用,缓解燥热型咳嗽。
红枣蒸雪梨:梨洗干净后削去四分之一,挖出梨核,放入适量冰糖和红枣,放入蒸锅蒸20分钟即可。红枣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将红枣与梨一起蒸着吃,不仅可以使口感更加丰富和层次分明,还能使两者的功效相互叠加,润燥止咳的效果更为显著。蒸制的过程中,红枣的甜味能够渗透到梨肉中,使得梨的口感更加甘甜可口;而梨的汁水也能够与红枣相互融合,使得整个菜品更加滋润。
自制麦冬秋梨膏:原料:雪花梨2千克、麦冬20克、冰糖50克、蜂蜜100克、盐适量。功效:麦冬的润肺养阴与梨的清热润燥相结合,能够更好地缓解因秋燥引起的咽干、咽痒、咳嗽等症状。可以做成秋梨膏,可以更好地滋阴润燥,预防咽干、咽痒、咳嗽。这对于需要缓解秋燥症状或进行日常保健的人群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做法:选择汁水充足的雪花梨2千克,用盐把梨的表面搓洗干净,不要去皮,梨皮有助于清肺热;把雪花梨去核、切块、榨成梨汁;取20克麦冬,加400毫升水,煎成浓汁后去渣取汁备用;将梨汁加入熬好的药汁和冰糖50克,一起放入锅中文火煎煮,直到梨汁浓稠后,加入蜂蜜100克搅拌均匀,煮沸后关火;喝的时候取1~2勺秋梨膏,用水冲开后饮用即可。秋梨膏中含糖较高,血糖高的人群或糖尿病患者不建议食用。如果处于感冒的初期阶段,或突然感冒了,咳嗽,痰比较多,如有白痰伴随流鼻涕等情况,不适合食用秋梨膏。痰湿体质的人通常身体比较沉重,体型偏胖,尤其是腹部肥满而松软,在日常饮食中应以清淡、易消化、健脾祛湿的食物为主,并注意调整生活习惯以改善体质和预防疾病,不适合吃甜食。
蜂蜜雪梨:梨蒸熟后,加入2勺蜂蜜一起食用,可润肺润燥,缓解干燥上火症状。蜂蜜具有滋阴润燥、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搭配梨一起食用,可以更好地润肺润燥。
梨在缓解慢性咽炎中的应用
慢性咽炎患者在选择水果时,应优先考虑那些具有清热、润肺、止咳作用的种类,同时避免可能刺激咽喉或引发炎症反应的水果。梨作为护嗓神器,不仅口感清甜,还有化痰利咽的功效。梨富含水分(通常超过80%)使其成为天然的补水佳品,有助于缓解秋季的干燥感,保持身体水分平衡。梨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的作用,因此对喉咙干燥、瘙痒、疼痛、音哑、痰稠等症均有一定功效。这个止咳的宝贝千万别浪费了:梨子皮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有机酸等成分,这些成分有助于润肺止咳,改善肺燥咳嗽、干咳少痰等症状。梨子皮性凉,归肺经,能够清热化痰,促进呼吸道黏膜的分泌,使痰液更容易排出,从而缓解咳嗽症状。咳嗽、痰多的人可以单用梨皮煮水喝;要是嫌麻烦,也可以直接把梨连皮带肉一起吃下去。
梨中含有多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帮助提高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炎,富含的维生素C和其他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保护心血管健康,延缓衰老‘如果呼吸系统有一些炎症,出现了喉咙痛或咳嗽的症状,适量吃一些梨可以帮助消炎、止咳、止喉咙痒。梨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丰富,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问题,同时梨中富含膳食纤维及山梨糖醇,促进食物残渣排出,帮助润肠通便。
注意事项
对于凉性体质、消化能力弱、胃肠炎、易腹泻、果糖不耐受等特定人群,不适合过多食用梨。
糖尿病患者需控制食用量:梨作为水果的一种,其含糖量在8%到20%左右,不同品种的梨含糖量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属于中等含糖量的水果,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还是要控制食用量,如果血糖控制较好,可以放在两餐之间食用,每次100克左右为好。
梨中含有约83.6%(每100克)的水分,这一比例使得梨在食用后能够增加体内的水分含量,从而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水分,达到利尿的效果,夜尿频者睡前要少吃梨。
梨+开水:易致腹泻。梨性甘寒,吃梨喝开水易致腹泻,这是因为一冷一热刺激肠道的缘故。总之,梨一忌多食,二忌与油腻之物同食,三忌冷热杂进。
梨+蟹:影响肠胃消化。在《饮膳正要》中有“柿梨不可与蟹同食”的说法。由于梨性寒凉,蟹亦冷利,二者同食,伤人肠胃。
梨+羊肉:梨中的一些酶可将羊肉的一些成分分解,造成消化不良、腹胀肚痛等症。
产妇、有外伤者忌食:《千金方》载:“(梨)寒涩……金疮、产妇勿食。”产妇宜食温热的食物,不适合吃梨。“金疮”指由金属器刃所致创伤。如外科手术后,不宜吃梨,因伤口要靠气血濡养,“血得温则行”,此时梨、螃蟹这一类的寒性食物就不要再吃了。另外,寒性咳嗽、寒性腹泻者也不宜吃梨。
通过合理选择梨的食用方法,并结合健康生活习惯,可以有效缓解慢性咽炎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