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别误解“叛逆期”:专家教你正确引导孩子成长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43: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别误解“叛逆期”:专家教你正确引导孩子成长

每个父母都曾经历过孩子"叛逆期"的困扰:顶嘴、大哭、甩脸色……这些行为常常让父母感到头疼。但你是否想过,这可能正是孩子成长的标志?本文将为你揭示"叛逆期"的真相,并提供实用的应对策略。


图源Pexels

火星撞地球的「叛逆期」

我们经常会把"青春期"默认为就等于"叛逆期"。但你们知道吗?"叛逆期"理论上并不存在

孩子的3岁、7岁、14岁、18岁是他们的"自我形成期"也叫"人格转折期"。

而家长觉得他们在这几个年龄段的时候,总是那么不听话,比如自我意识更强烈、行为上我行我素、喜欢标新立异、反感被窥探隐私……所以我们自以为是的把这种情况归结于"娃进入叛逆期了"。

这只是我们主观的一种判断

说白了,孩子们不就是不轻易认同我们的观点,不那么容易被我们说服了么?

谁能保证我们说的都是对的,都是从上帝视角做出的最佳选择呢?

其实,孩子们说"不"的时候,做父母的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几个阶段,是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判断力、选择力、边界感、信念系统、逻辑体系的关键时期。

而父母,更需要去引导和陪伴


图源Pexels

家长要学会"引导"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这样讲:

每个人都像漂浮在大海中的一座冰山: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言语、情绪反应等,只是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是表面现象;决定这些行为现象的,是暗涌在海面以下的大部分。由一个人的感受、信念、应对模式、需要和精神追求等组成。

孩子叛逆的行为背后,自有其深刻原因。当我们读懂了孩子的叛逆,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和预防,主要还是在于父母的沟通方式

家长要做好孩子这些时期的心理引导:

比如,遇到孩子跟你说"不"你该怎么办?打过去骂过去吗? No,No,No,有一位家长曾经就是这么做的,现在想想,就是给娃的躺平踩了油门。

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觉得孩子是在顶嘴,完全没有道理,甚至因此还作出一系列"作"的举动,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轻微共情,但不接招,把问题还给他们自己。

你可以试试这样说:

爸爸/妈妈理解你现在的情绪,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等你平静一些了,我可以把我的想法告诉你,你也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我,当然,最后你可以自己来做决定。

核心一点:所有的沟通,都是建立在平稳的情绪之上的


图源Pexels

叛逆,不过是孩子成长的标志

需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对立违抗性障碍或品行障碍(破坏性心境失调(DMDD)也称为儿童抑郁症,表现出明显的爱发脾气、不服从、对抗、消极抵抗、易激惹或挑衅等令人厌烦的行为特征),需要请求专业心理人员的帮助。

(希望通过咨询,带给你更好的收获。)

大部分时候,"叛逆"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这是孩子必经的成长过程,也是孩子从幼稚转变为成熟的一种标志。

如果你想减轻这种冲突对亲子关系的伤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了解孩子内心想法,给予适时的心理关爱

付出精力,给予关爱,尊重其内心想法。就算孩子有很幼稚的言语行为,也不要老是打击他们的自尊心。

沟通时放平姿态,毕竟我们都是从那个年纪走过来的,甚至可以讲一讲你当年的"糗事"。年纪可以成为"代沟",也能成为亲子沟通的"桥梁"。


图源Pexels

2、与学校联动,重视沟通

家庭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类型,教育孩子还需要与学校合作,毕竟学校的不良因素也会引起孩子的叛逆,如学校的教育理念、老师的管理方法、同学的影响等,部分孩子是无法接受的。

如果你能勇敢的站出来帮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坚定地、站在他们身前的"保护神",你觉得孩子还会抵触你的关心吗?


图源Pexels

3、发现无法解决的冲突,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

不能戴有色眼镜来看待孩子,若是出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极端的状况时,请务必求助医生或专业的心理工作者。

无论什么原因拖延下去,孩子都会将"被忽视"的不安全感归咎于原生家庭,这是作为父母不可逃避的义务。


图源Pexels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