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后女性如何科学补充营养?
40岁后女性如何科学补充营养?
40岁后女性的身体变化
科学研究发现,40岁是人体衰老加速的关键时期。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衰老》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显示,40多岁时,与心血管疾病、脂质代谢、酒精代谢、皮肤和肌肉等相关的分子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预示着一个人更容易受衰老相关疾病的影响。
具体来说,40岁后女性会面临以下健康挑战: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我国4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每100个人里大约有2-3个人会得脑卒中(中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中风。在4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大约每7个人里就有1个,另有中危人群也是每7个人里有1个。
癌症发病率升高: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的发病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恶性肿瘤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从40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
器官功能衰退:英国一项调查显示,多数人从40多岁就明显感觉健康在走下坡路。大部分受访者表示,37-40岁身体开始出现健康问题。具体研究发现,在44岁左右感觉到背痛,46岁左右嗅觉变得迟钝,47岁左右膝盖出现异常、脚踝力量变弱,49岁左右听力下降并出现关节疼痛。
代谢率下降:40岁左右,人体基础代谢率开始下降。再加上这一阶段的人普遍压力大、应酬多、睡眠质量差,更易发福,出现“啤酒肚”。内脏脂肪沉积在肝脏可导致脂肪肝,严重的可出现肝炎、肝硬化。内脏脂肪过多,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例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冠心病、心脏肥大,甚至致癌。
骨量开始丢失:一项发表在《体育与科学》的研究发现,人从出生到20岁,骨量是随着年龄明显增加的。30-40岁是一生中骨密度最高的时刻,骨骼生长处于相对平衡状态。40岁之后,男性和女性就开始慢慢丢失骨量了,尤其是女性绝经后,丢失更快。随着骨质流失加重,甚至严重的会出现脆性骨折,轻微一碰就折了。
视力下降:40岁是老花眼的一个“分水岭”。一般情况下,人眼的调节能力在40岁后逐渐下降,随年龄的增长缓慢加深。60岁之后,眼睛晶体和睫状肌的调节力基本丧失,老花度数会基本稳定下来。
关键营养素补充指南
针对40岁后女性的身体变化,以下关键营养素的补充尤为重要:
钙和维生素D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对维持骨质密度至关重要。研究显示,停经后女性每年平均失去1%的骨骼矿物质密度。因此,从更年期开始防止骨质流失十分重要。钙还对肌肉收縮有作用,其中包括心臟收縮,這意味著鈣可能有助於幫助心血管健康。
维生素D对钙的吸收至关重要,同时还能调节免疫系统,预防心血管疾病。研究显示,每天服用500-800国际单位(IU)维生素D,65岁或以上的人士出现髋关节骨折及非脊椎骨折的机率降低了20%左右。
推荐摄入量:
- 钙:1000-1200毫克/天
- 维生素D:500-800国际单位(IU)/天
镁
镁对很多生物化学反应均有作用,并有助于帮助骨骼与心脏健康、荷尔蒙水平及神经系统。这种必需的矿物质可能有助于缓解更年期症状及潜在的健康问题,包括关节疼痛、潮热、体重增加、情绪不佳、骨质疏松、心脏问题、失眠等。
睡眠不佳? 镁可能有助于调节昼夜节律,帮助您放松下来。 一項隨機化醫級試驗發現,持續八星期服用 500 毫克鎂補充劑,年長成年人的睡眠時間和質素明顯有所提升。8
鎂還可以透過對壓力回應、情緒調節及腦部功能發揮作用,幫助幫助精神健康。 一些研究提出,鎂的膳食攝取量及血液含量低,與抑鬱比率上升有關。9
動情素有助於舒緩炎性反應及潤滑關節, 所以動情素水平在更年期下降,可能導致疼痛增加。 研究人員相信,動情素水平下降可能導致神經細胞的鎂含量減少,從而引起炎性反應。 因此,增加鎂攝取量可能有助於緩解疼痛。 一項動物研究顯示,在年長或沒有卵巢的雌性老鼠身上,鎂補充劑防止或逆轉了慢性疼痛、類似抑鬱的行為及記憶衰退。10
與鈣和維生素 D 一樣,鎂對骨骼健康非常重要, 並以直接及間接形式影響骨骼。直接形式是影響骨骼細胞形成,而間接形式是影響副甲狀腺素分泌,副甲狀腺素幫助刺激骨重塑。 人體及動物研究結果顯示,鎂不足導致骨質疏鬆。11
據估計,有一半女性每天的鎂攝取量並未達到建議的 310 至 320 毫克。 含有大量鎂的食物包括堅果、種子及豆類。 以單獨、與鈣等其他礦物質結合,或綜合維生素與礦物質配方的形式服用鎂補充劑,都是提高攝取量的簡單方法。
推荐摄入量:310-320毫克/天
植物雌激素
植物雌激素具有类似人体雌激素的作用,能缓解更年期症状,如潮热、失眠等。大豆异黄酮是植物雌激素的一种,可通过食用大豆及其制品来补充。研究显示,大豆异黄酮能改善更年期女性的骨密度,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推荐摄入量:50-100毫克/天
其他重要营养素
铁:预防贫血,建议每天摄入20毫克(18-49岁女性)或12毫克(50-84岁女性)。
叶酸:维持神经系统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建议每天摄入400微克。
Omega-3:保护心血管,建议每周至少吃两次富含Omega-3的鱼类,或通过补充剂摄入500毫克/天。
实用建议:如何获取这些营养素
食物来源
钙:乳制品、罐头沙丁鱼等连骨的鱼、鲑鱼、豆腐与大豆、羽衣甘蓝及西兰花等绿色蔬菜,以及营养强化食品。
维生素D:鱼类(如三文鱼、鳟鱼和鲭鱼等多脂鱼,吞拿鱼、沙丁鱼和鲱鱼等的罐头鱼及鱼肝油)、鸡蛋黄、蘑菇、添加维生素D的牛奶等。
镁:坚果、种子、豆类等。
植物雌激素:大豆及其制品、亚麻籽、芝麻等。
补充剂使用建议
- 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
- 注意查看产品标签,确保成分清晰、有效期限合理
- 避免重复摄入单一营养素
- 遵循建议摄入量,避免过量
- 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补充剂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除了营养补充,以下生活方式的调整也非常重要: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力量训练每周至少两次,有助于维持肌肉量和骨密度。
保证充足睡眠:每晚7-8小时的优质睡眠。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避免咖啡因和电子屏幕干扰。
减压:尝试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放松技巧。保持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互动。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减少高盐、高油、高糖食物的摄入。
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40岁后的女性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通过合理的营养补充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应对身体变化带来的挑战,保持身心健康,延缓衰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