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前,法国医学女博士:辞掉高薪工作来中国,只为追求道教!
19年前,法国医学女博士:辞掉高薪工作来中国,只为追求道教!
一位法国医学女博士,为了追寻心中的道,不惜放弃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医学,放弃自己所爱之人,孤身前往异国他乡,住简陋的房屋,每天和老鼠一起入眠,只为学习、发扬中国道教。如今,19年已经过去了,这位法国女道士过得怎么样?
景秀道长的中国情缘
马丁出生在法国南部的宁静小镇,她的家境并不是很好,父母的辛勤劳作,只为给女儿提供一个衣食无忧的成长环境。在父母的悉心呵护下,马丁自幼展现出过人的学习天赋,对知识的渴望如同春日里蓬勃生长的嫩芽。她历经坎坷,最终凭借优异成绩进入了巴黎大学的医学院,把医学定为人生目标。
1998年,马丁从巴黎大学顺利毕业,拿到了医学博士头衔,专攻脑神经领域。她对揭秘大脑的秘密有着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她得到邀请要去英国的一家医学研究所继续研究药物对大脑的影响。
马丁的日常除了忙碌的工作似乎少了点色彩,同事无意间邀她去试一个“打坐班”,体验不一样的放松方法。马丁原本只是随便试试,没想到这一趟旅程彻底改写了她的人生。
在静谧的氛围中,马丁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平和,仿佛心灵深处有一股力量被唤醒,让她沉浸在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之中。
打坐结束后,马丁对这种神奇的力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开始主动了解道教文化,并意识到这或许就是她一直在寻找的精神归宿。
英国人马丁开始了一段对道教文化的探寻之旅。她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关于中国道教的书籍,从《道德经》到《老子》《庄子》,她一遍遍地研读,试图从中汲取智慧的源泉,英文版、法文版,她都一一涉猎,力求理解原著的精髓。
1998年秋天,马丁加入了英国道教协会,这个地方很快就成了她心灵的避风港。
她在协会里认识了个叫世静的英国人,这位英国人对道教文化也很着迷,还是英国道教协会的会长呢。还有位黄世真道长,那时正忙于在英国推广道教文化。
与黄道长的相遇让马丁倍感亲切,仿佛久别重逢的老友,而黄道长也对这位对道教充满热忱的法国女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丁意外地成了黄道长的徒弟,从此走上了修仙的旅程。
成为黄道长的弟子后,马丁并没有立即放弃现有的生活,她现在还在英国医学研究所任职,业余时间喜欢钻研修道。她还有个谈得来的男朋友,俩人关系不错,在伦敦买了栋小房子,还开着辆挺体面的车。生活优渥,事业有成,爱情甜蜜,马丁的生活看似完美无缺。
可道教文化的种子已经在她的心中深深扎根,她渴望更深入地了解道教,渴望亲身感受中国道教的魅力。她开始往返于中英两国之间,在工作和修行之间寻找平衡,而对道教文化的痴迷也日益加深,最终,她做出了一个改变人生的决定。
问道中国
2001年,马丁终于有机会踏上中国的土地,她跟一位西班牙的朋友约定,一起去西安的青华宫,找他们的师父黄世真道长。
马丁头一回踏足中国,走进那座历史悠久的道观,立刻感觉到了一种和西方完全不一样的文化气息。道士们的烧香拜神、下跪叩拜等仪式,刚开始令她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有些格格不入。
而黄道长并没有强迫她接受这一切,而是鼓励她先观察学习,用心去感受道教文化的精髓。黄道长带马丁去了陕西紫阳县的仙人洞真人宫,想让她更深刻地体验道教文化。这地方是个老道观,据说南派道教的祖师张平叔就曾在这儿修炼过。站在山脚,马丁望着那座年代久远的老建筑,心里突然涌上一股说不出的感觉,眼眶里不禁有些湿润。这眼泪不悲伤,更多的是对悠久历史和道教文化的敬仰与触动,从那一刻起,她彻底放下了心中的疑惑和芥蒂,决心认真学习道教文化,追寻道法自然的真谛。
正是在这次意义非凡的旅程中,马丁正式出家,拜在黄世真道长门下,并获得道号“景秀”,成为全真道教龙门派第32代弟子。
景秀道长开始了她在中国的修道生涯,她为了更好地适应这里的生活,拼命学习中文,还成功申请到了陕西师范大学深造。她不仅语言水平提升明显,对中华文化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她知道,要想更透彻地看懂道家经典,必须先学好中文,这样才能更深刻地领会道教的内涵。
但在中国过修道生活并不总是一路顺遂,当时的青华宫条件简陋,住宿环境艰苦,景秀道长常常要与老鼠同眠,冬天还要自己烧炉子取暖。但她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她相信,艰苦的环境更能磨练人的意志,让她在修道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为了维持生计,景秀道长在中国也需要一份工作,她凭借优秀的法语能力在西安外国语大学找到了一份外教的工作。这份工作不仅解决了她的经济问题,也让她有机会与更多的中国人交流,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她将这份工作视为修行的一部分,用自己的所学服务他人,践行道家“慈悲为怀”的理念。
传播道教文化之光
景秀道长深知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更多人了解和学习。2002年,在黄世真道长的鼓励下,她在法国创立了法国道教协会,并且成为了首任会长。她积极发展会员,将那些对道教文化感兴趣的法国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探讨,为道教文化在法国的传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协会的成立不仅为法国人提供了一个学习道教的平台,也成为了连接中法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道教,景秀道长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推特等网络平台上开设账号,用英语、法语等多种语言分享道家心得和修行知识。她将深奥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吸引了众多关注,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道教文化,打破了地域和语言的限制,将道教的智慧传播到世界各地。
景秀道长不仅自己潜心修行,也致力于培养更多的道教人才。每年她都会带领法国的弟子们来到中国,参观各地的道观,亲身感受中国道教的氛围,并与中国道长进行交流学习,加深对道教的理解。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弟子们能够更深入地学习道教文化,并将道教精神带回法国,传承和发扬下去。为了扩大道教文化的影响力,景秀道长还经常受邀到法国各大高校举办讲座。她用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向学生们介绍道教的历史、思想和文化内涵,激发了他们对东方文化的兴趣,也让更多人了解到道教的独特魅力。
这些讲座不仅传播了道教文化,也促进了中法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为道舍弃世俗牵绊
为了全身心投入道教修行,景秀道长做出了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辞去英国医学研究院的高薪工作。这份工作曾经是她引以为傲的成就,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业。而在她心中,道教的追求高于一切,她毅然放弃了世俗的功名利禄,选择了追寻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升华。
由于全真教的教义要求弟子清心寡欲,景秀道长不得不与当时正在热恋的男友分手。这对她来说是一个痛苦的抉择,但她明白只有放下世俗的感情,才能更好地专注于修行,最终她选择了道义,选择了自己认定的道路。景秀道长的决定让周围的人感到困惑,有不少人提出了疑问。遇到这些疑问,她始终很淡定,坚称自己一点也不遗憾,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惜,因为她觉得学道教对她来说非常关键。
她用实际行动说明,人生真正的财富不是物质,而是内心的满足。2006年底,景秀道长的母亲不幸病逝。她赶紧扔下手里的事,火速返回法国去料理母亲的丧事。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在2007年正月初回到家乡,在紫阳县的紫云宫为母亲做了超度,以此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和哀悼。即使在悲痛之中,她依然不忘自己的修行,将对母亲的爱转化为对众生的慈悲。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道教理论水平,景秀道长于2008年夏天前往香港中文大学进修宗教学。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她对道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日后更好地传播道教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6月,景秀道长带着自己的女徒弟回到紫阳县紫云宫,拜见师爷冯兴钊道长。她将自己多年的修行心得与师爷分享,并聆听师爷的教诲,受益匪浅。
2023年4月底,景秀道长再次回到阔别多年的西安青华宫,站在眼前焕然一新的青华宫前,她心中感慨良多。她欣喜地发现,道观的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环境更加优美,住宿也更加舒适。她积极参与道观的法会活动,与信众们亲切交流,分享自己的修行心得。
在法国,道教协会的成员已有百余人,信仰道教的人更是超过万人,绝大多数都是法国本地人。
这位老师每年都带学生们来中国,向他们传授中华文化,帮助更多法国朋友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为中法文化往来添砖加瓦。
结语
景秀道长舍弃了舒适的日子,跨境去追求自己的信仰,在法国她拥有上百名会员和上万名信徒,在中国她也受到众多信众的尊敬和爱戴。
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道教的精神,也为中法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她的所作所为显示出文化不分国界,信仰能让人心相通。她会在推广道教文化的路上不断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和谐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