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五味子酚和多糖:肝病治疗的秘密武器?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35:0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五味子酚和多糖:肝病治疗的秘密武器?

五味子,作为传统中药中的一味重要药材,近年来因其在肝病治疗中的独特效果而备受关注。特别是其活性成分五味子酚和五味子多糖,已被多项科学研究证实具有显著的肝脏保护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成分在肝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前景。

01

五味子酚:靶向miR-802/AMPK轴改善NAFLD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影响着全球超过25%的人口。目前,NAFLD的治疗选择有限,主要依赖于生活方式调整和间接控制药物,如降血脂剂、胰岛素增敏剂和肝保护剂。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往往难以长期坚持,且效果不够理想。

五味子酚,作为五味子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已被证实对NAFLD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五味子酚通过抑制miR-802激活AMPK介导的肝脂质代谢调节,有效改善NAFLD。具体机制如下:

  1. 抑制miR-802表达:miR-802是一种异常表达的miRNA,能够抑制AMPK的表达和活性,导致肝脏脂质代谢紊乱。五味子酚通过下调miR-802的表达,恢复AMPK的活性。

  2. 激活AMPK通路:AMPK(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是调节肝细胞糖脂代谢的关键酶。五味子酚通过激活AMPK,抑制脂肪酸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从而减少肝脏脂质积累。

  3. 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五味子酚的治疗效果还归因于其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的能力,以及其抗脂肪生成活性。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Acta Pharm Sin B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五味子酚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五味子酚显著减少了游离脂肪酸处理的HepG2细胞和高脂肪饮食诱导的NAFLD小鼠的脂质积累,改善了肝脏脂肪变性。

02

五味子多糖:调节肠道菌群预防ALD

酒精相关性肝病(ALD)是全球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成因与长期过度饮酒密切相关。目前,针对ALD的治疗手段相对有限,诸如糖皮质激素或抗肿瘤坏死因子等药物治疗存在较高的副作用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安全且有效的预防ALD的策略。

五味子多糖(SCP)作为五味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研究表明,SCP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色氨酸代谢途径,预防酒精性肝病(ALD)。

吉林大学的研究团队揭示了SCP预防ALD的具体机制:

  1. 调节肠道菌群:SCP能够促进有益肠道细菌罗伊氏乳杆菌的增殖,恢复肠道微生物群落稳态。研究显示,SCP显著增加了乳杆菌的丰度,特别是Lactobacillus pontis和罗伊氏乳杆菌的相对丰度。

  2. 激活结肠AHR通路:SCP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增加肠道吲哚代谢物的含量,从而激活结肠芳香烃受体(AHR)通路。AHR通路的激活能够增强肠道屏障功能,降低循环内毒素水平。

  3. 修复肠道屏障:SCP能够改善酒精引起的肠道损伤,恢复肠绒毛长度和黏液层厚度,增加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

  4. 减轻肝脏炎症和脂质积聚:通过上述机制,SCP有效减轻了酒精诱导的肝脏炎症、脂质积聚和氧化应激,改善了肝脏病理变化。

03

应用前景与展望

五味子酚和五味子多糖在肝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五味子酚通过靶向miR-802/AMPK轴,调节肝脂质代谢,为NAFL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药物。而五味子多糖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色氨酸代谢途径,预防ALD,展示了其在肝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实验室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但这些发现仍需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五味子酚和五味子多糖的最佳剂量、给药途径和长期使用的安全性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未来,随着对五味子活性成分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五味子将在肝病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