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东广西香港现海水倒灌,系天文大潮与风暴潮叠加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12: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东广西香港现海水倒灌,系天文大潮与风暴潮叠加

近日,广东汕尾陆丰、深圳中英街、广西北海、香港鲤鱼门等地出现海水倒灌现象。这一现象与天文大潮有关,预计20日起风暴增水影响将基本消失。

广东汕尾多地因风暴潮海水倒灌

11月18日晚,广东汕尾陆丰多地发生海水倒灌,有市民发视频称“海龙王做大戏”。

19日,陆丰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倒灌的海水已于当日凌晨退去。该工作人员介绍称,在当地海水倒灌较少出现,此次是风暴潮所致。“若继续出现海水倒灌现象,县、镇、村三级都会发布应急信息,如有需要会及时转移人群。”

同日,陆丰市水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暂未接到海水倒灌影响居民用水的情况反馈。

据陆丰市官方消息,11月18日21时,陆丰碣石镇、湖东镇部分区域发生海水倒灌,部分巷道被淹,积水最深处约0.4米。陆丰市委、市政府组织力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险情。

深圳中英街发生海水倒灌 1小时内已恢复正常

11月19日凌晨,有网友发布视频称,位于广东深圳沿海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附近并未下雨,却发生海水倒灌引起水浸,出现“一片汪洋”。视频中显示,一街区内部已发生水浸,水面漫过脚脖子,有身着应急服装的人员正在拉起警戒线。

19日,记者来到中英街现场,尽管是阴雨天气,仍旧有几队旅行团经过,街区正常营业并未受影响。受影响的几家店铺已经进行了防汛挡板加固。

采访中,中英街街坊纷纷拿出自己拍摄的视频,通过视频看水浸区域在街区尽头,较为接近海边的区域。

当记者来到现场时接近中英街店铺关店下班时间,前一晚受海水倒灌的几家店铺正在安装铝合金门挡。防汛使用的铝合金门挡可以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方便,四五块横板可以到成年人腰间,可以有效防止海水入侵。

记者看到有几家商铺未雨绸缪,用平板车拉了部分防汛挡板前往自家店铺。

一位店铺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前晚9点已经关店,但是他们接到了香港相关管理部门的通知,及时处理了积水。一小时左右就处理好了,没有造成严重损失。

“海水倒灌不是第一次,这些门挡工具也是之前处理这种情况时保存的”,店铺负责人如是说。

海山街道办事处表示,18日晚间和19日凌晨当地曾下了一些毛毛雨,中英街等部分街道发生了海水倒灌的情况,监测到这一情况后,相关工作人员立刻安排人员注意相关情况,及时关闭海滨栈道的入口,防止海水进一步进入街区,也告诫周围人员防止误入(深水区)。海水退潮后情况得以解决。

中英街管理局也表示,受潮水影响,18日晚间部分街道发生局部倒灌,但是1个小时内就恢复正常了,附近商铺没有受到损失,也没有人员伤亡。

香港鲤鱼门、城门河出现海水倒灌

热带气旋“万宜”18日迫近香港,加上天文台大潮及东北季候风多重夹击,香港多处沿岸较低洼或当风地区出现水浸,大澳、沙头角途人要涉水而行,有沙头角居民更拍到水蛇及鱼涌上岸;鲤鱼门、城门河都出现海水倒灌。

大澳水浸。图源:香港大公文汇全媒体

渠务署19日在社交平台表示,18日晚大澳、鲤鱼门及沙头角的水浸深度最高约为300毫米,而城门河畔最高的水浸深度约为500毫米,有关水位与天文台早前的预测相若。根据天文台最新评估,最高水位值已经过去,而较早前于低洼处出现的水浸情况亦渐已退却。

大量海水灌入广西北海市区

11月19日上午,大量海水灌入广西北海市区多条街道,引发广泛关注。记者从北海市相关部门获悉,海水倒灌主要因天文大潮所致,当天,北海最高潮位达5.74米,为1965年以来第二高潮位。

海水倒灌。图源:南国早报

滨海路位于北海市区北部,与大海仅隔着一道防护提。19日上午6时30分,市民徐女士(化姓)起床送孙女上学,刚推开门,发现路面竟积满了水。“当时也没有下雨,但路面的积水还在上涨。”

上午8时许,北海交警部门发布提醒信息称,海水灌入海城区滨海路,漫过路面深度10~20厘米,对过往车辆通行造成一定影响,交警已到场进行交通疏导,建议车主们提前绕行。

海水灌入海城区滨海路。图源:南国早报

截至19日上午8时50分,海水下降至正常水位,上述倒灌路面已无积水。当地市政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海水倒灌并未造成较大影响。

专家:天文大潮致海水倒灌

据悉,海水倒灌是指海水通过地表或地下进入陆地,通常发生在沿海地区或河流入海口,这一现象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地质结构、潮汐、台风季的强风和暴雨等。

北海海水倒灌是何原因导致?19日中午,自然资源部北海海洋中心观测预报室主任姜绍材分析说:

北海市沿海地区在大多数年份的农历五月、十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都会迎来全年最高潮位。周期性的海水涨落,主要是受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尤其是月球、太阳和地球移动到一条直线上时,都会在未来几天迎来天文大潮。

11月19日是农历十月十九,正值“十月大潮”高潮期。“对北海而言,以‘五月大潮’和‘十月大潮’较为常见。”姜绍材说,此次北海海水倒灌主要为天文大潮所致。同时,通常情况下冷空气影响期间广西沿海以减水为主,但由于本次冷空气与南海台风叠加影响,华南沿海普遍出现不同程度增水并传播至北部湾,造成多地出现海水漫堤现象。

受冷空气持续影响 南海北部、中部海域维持大浪到巨浪

11月19日下午4时许,自然资源部南海预报减灾中心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和《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继续发布南海风暴潮黄色警报。

受今年第24号台风“万宜”(热带风暴级)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19日下午到20日中午:

粤东沿岸将出现30-60cm的风暴增水,汕尾市的预警级别为蓝色;

珠江口沿岸将出现30-70cm的风暴增水,惠州市的预警级别为黄色;

深圳市、东莞市、广州市、中山市、珠海市、江门市的预警级别为蓝色;

粤西沿岸将出现40-80cm的风暴增水,茂名市的预警级别为黄色,阳江市、湛江市的预警级别为蓝色;

海南岛东北部沿岸将出现30-70cm的风暴增水,海口市、文昌市的预警级别为黄色,琼海市、万宁市、三亚市的预警级别为蓝色;

广西沿岸将出现30-60cm的风暴增水,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的预警级别为黄色。

南海预报减灾中心提示,沿海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潮措施并关注后续预报。

无需恐慌,20日起风暴增水影响将基本消失

罗军分析认为,海水倒灌是天文大潮与风暴增水峰值叠加造成的,必将随着天文大潮衰减及台风的消亡而消失。

台风“万宜”已于19日18时减弱为热带低压,并逐渐消散,20日起其对风暴增水影响将基本消失。在19日夜间到20日凌晨,广东省沿岸的天文高高潮位距蓝色警戒潮位较低,沿海市县需继续防范临海且地势低洼地区发生海水倒灌的可能,但影响程度会比18日—19日降低。“11月21日起,广东沿海将从大潮期逐步进入中潮期,天文高高潮位逐渐降低,海水淹没或倒灌现象将消失。”

(综合来源:南方都市报、@广东天气、南国早报、都市现场、香港大公文汇全媒体、国家海洋预报台、南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