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年”教你科学计算标准体重
“体重管理年”教你科学计算标准体重
近日,国家卫健委等16部门联合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旨在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作为“体重管理年”的重要一环,科学计算标准体重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那么,如何准确计算自己的标准体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的建议。
为什么要关注体重管理?
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赵文华指出,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科学管理体重不仅能预防疾病,还能提升生活质量。
科学计算标准体重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计算标准体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BMI法(身体质量指数)
BMI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计算公式为:BMI = 体重(kg)/ 身高²(m²)。
- 正常范围:18.5~23.9
- 超重范围:24.0~27.9
- 肥胖范围:≥28.0
需要注意的是,BMI无法区分肌肉和脂肪的重量,因此对于健身人士或运动员来说,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简单计算法
这是一种根据身高和性别来计算标准体重的简便方法。
- 男性:标准体重(kg)= 身高(cm)- 105
- 女性:标准体重(kg)= 身高(cm)- 100(或105,根据不同标准有所差异)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无法考虑个人的年龄、体型、肌肉量等因素,因此计算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世卫组织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计算方法考虑了性别差异。
- 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 - 80)× 70%
- 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 - 70)× 60%
其他计算方法
还有一些方法会根据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给出更加个性化的计算结果。但这些方法通常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技能。
腰围:另一个重要指标
赵文华研究员强调,除了BMI,腰围也是评估体重状况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判断脂肪在人体里的分布。
- 成年男性腰围≥90厘米
- 成年女性腰围≥85厘米
为“中心型肥胖”
赵文华指出,BMI和腰围是两个独立的超重、肥胖判断标准,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如果BMI和腰围两个指标都不正常,叠加风险就更大。
科学减重,避免盲目
赵文华强调,减重的关键是严格控制总能量摄入,做到“够了就好”,甚至“少吃一点更好”。同时,要把吃进去的能量,特别是多吃进的能量支出去,坚持“多动一点更好”。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人群,不建议采取断食、过度节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等极端方式。这些做法不仅无法实现减重的目标,还可能导致体重反弹,甚至带来更大的健康危害。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民体质与科学健身研究中心主任徐建方建议,科学健身要选择恰当的运动方式,控制每一次运动的强度,掌握好运动频次。对于没有整块时间锻炼的人,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运动,比如上下班多步行一段,坐公交提前一站下车等。
体重管理,人人有责
“体重管理年”活动提出,体重管理需要“多部门协同、全社会联动”。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让我们从科学计算标准体重开始,合理膳食、科学运动,一起行动起来,迎接健康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