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聚餐,糖尿病患者如何安全饮酒?
冬季聚餐,糖尿病患者如何安全饮酒?
随着冬季的到来,各种聚餐活动增多,糖尿病患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面临着饮酒的困扰。科学饮酒对于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男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应超过15克。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注意,饮酒后低血糖的风险会大幅增加,最好避免饮酒。如果必须饮酒,应严格遵循上述建议,将潜在风险降至最低。
糖尿病患者饮酒的风险
酒精会影响肝脏对葡萄糖的代谢,从而导致血糖波动。对于服用磺脲类等促泌剂或注射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的患者来说,大量摄入酒精,会造成胰岛素分泌过多,出现低血糖的风险就更高了。此外,酒精会损害肝脏,使其出现糖脂代谢异常;损害胰岛功能,加大血糖波动,加重糖尿病病情;长期大量饮酒还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安全饮酒指南
虽然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但如果确实需要饮酒,应严格遵循以下建议:
限量原则:女性每天不超过15克酒精,男性每天不超过25克。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
避免空腹饮酒:饮酒前应适量进食碳水化合物,以减缓酒精的吸收。
监测血糖:在饮酒前、后更应注意监测血糖,确保血糖处于安全范围。
选择合适的酒类:优先选择低度酒,如啤酒或葡萄酒。15克酒精相当于350ml啤酒、150ml葡萄酒或45ml蒸馏酒。
饮酒注意事项
控制饮酒速度:肝脏需要1-1.5小时才能分解完一标准杯酒精,饮酒过多过快会严重增加低血糖风险。
补充水分:酒精有利尿作用,可能导致脱水,因此,在喝酒前后都应注意补水。
保证睡眠:疲劳容易导致血液酒精浓度高于正常水平。因为当人感到疲倦或嗜睡时,肝脏清除酒精的效率就会降低。所以聚会喝酒前,也要尽可能保证足够睡眠。
按时监测血糖:建议糖尿病患者应在饮酒前和饮酒后24小时内检查血糖水平,另外在睡前加测以确保血糖的稳定。
总之,糖尿病患者最好避免饮酒,若确实需要饮酒,应严格遵循上述建议,将潜在风险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