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老年猫患肾病,兽医:这6个症状要当心
30%老年猫患肾病,兽医:这6个症状要当心
本文原文发布于2024年3月9日,距今已有一段时间。尽管文章内容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请注意其中提到的某些研究进展(如AIM相关研究)可能已有新的发展。在实际应用时,请以最新的医疗建议为准。
猫慢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猫疾病,根据国际猫科医学会的研究资料指出,当猫咪年紀超过10岁后,约有30至40%的猫咪会罹患肾病。而根据2012年台北市家猫的十大死因调查结果,肾病位居首位,约有四分之一的猫咪死于肾衰竭。
前曼哈顿动物医院院长谭大伦兽医师根据临床上丰富的经验,表示慢性肾病常見于6、7岁以上的猫咪,但也不乏2、3岁就患病的案例。这些罹患肾病的猫咪命運也大不相同,有些在良好照顾下仍快乐地生活了十餘年,也有不满一年便离世的情况。而主人,便是其中的关键角色。
一点一滴的伤害,默默累积成了肾病
肾负责代谢体内的废弃物,过程中难免受到伤害,慢性肾病的成因之一便是肾长时间累积了许多小伤害。造成肾受傷的原因可能是堵塞,例如当肾或其他器官发炎时、或一般的细胞代谢,脱落的细胞堵住了猫细小的肾小管或输尿管,造成肾元受傷。虽然一开始范围小、不会造成不适;但时间一久,受損部位愈来愈多,达一定程度后便成了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的另一成因则是由急性肾衰竭转变而来。猫发生急性肾衰竭后,若肾无法完全复原,就可能会演变成慢性肾病。
急性肾衰竭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得很快的肾病,通常有“急性因子”存在,可能是猫误食有毒物质、长时间脱水、尿道結石、环境或是身体温度过高、心脏出问题等,造成肾功能受损。
急性肾衰竭的猫会极度没有精神、且在急性时期几乎不会产尿,严重时甚至会死亡;但急性肾衰竭若及时治疗,是有机会完全康复的!
- 基因:患有遗传性疾病“多囊肾”的猫,其肾会陆续长出许多小水泡,这些小水泡占据肾内的空间,导致肾逐渐失去功能。各品种都可能带有此病的基因,其中又以波斯品种较为显著。
- 年龄:若无先天基因影响,慢性肾病通常是愈老愈有机会罹患,因此常见于6、7岁以上的猫。
- 温度:肾是敏感的器官,不论环境温度过高或是过低,都不利肾的健康!高温时猫可能会需要藉由排尿来散热,增加肾负担;而低温若造成猫失温,也可能导致肾衰竭。
- 毒物:当猫不小心吃到有毒物质(例如百合花),就可能会发生急性肾衰竭,若误食的肾毒性物质量没有那么多,这些毒物仍会一点一滴地伤害猫的肾。
- 麻醉:猫麻醉后若有低血压,且持续一段时间,恐怕造成肾受损。
- 疾病:例如胰腺炎、心脏病等,当猫因疾病出现器官发炎、或高血压等情形,皆有可能进一步使肾受损。
喝多尿多,是猫肾病的一大警讯!
- 饮水量变多:猫喝水频率增加,甚至可能会因喝太多水而影响到胃口!
- 尿量多且尿味淡:猫每公斤体重每小时超过3ml的尿量就算多尿。以5公斤猫为例,若尿量大于15ml/小时,便须多加留心。主人可观察猫进出猫砂盆次数增多、猫砂块变多,但尿味不重。而当每天每公斤体重的尿量超过100ml时,則势必要就醫检查了。
- 口臭:嘴巴有尿毒的味道(氨味)。
- 毛皮粗糙:毛看起来凌乱、干燥、没有光泽。
- 脱水:皮肤没有弹性、从脖子后方拉起后回弹缓慢。
- 食欲不振:猫胃口改变、进食减少、甚至不吃饭。
肾功能下降的猫无法有效率地藉由製造尿液将毒素排出体外,因此会大量排尿、且尿液的味道不如往常强烈,但这个症状容易被主人忽视。谭大伦就表示,常見猫因为口臭或厌食就医,才确诊慢性肾病的案例。
除了口臭和脱水,肾病还会造成其它并发症。例如尿毒性肺炎会使猫呼吸变喘;出现胃炎、胃溃疡等消化道问题的猫则会呕吐、拉肚子、甚至吐血。此外,猫还会因体内离子不平衡,而出现肾心综合征(钾离子会影响心脏跳动),或严重时猫会抽筋、甚至癫痫!
不只诊断,还要定期追踪!
验血是检查猫是否罹患慢性肾病最主要的方式,但有时单一次的验血并无法判断猫是属于急性还是慢性肾病,因此需要搭配询问主人是否观察到猫有喝多尿多、或是没有排尿的情况。
检验数据的代表意义:
对称二甲基精氨酸(SDMA)和肌酸酐(Crea):通常会以这两者作为猫肾病分期的标准,目前多以SDMA作为判断标准。
图说:国际肾权益协会(IRIS)依据肌酸酐和SDMA的浓度将猫慢性肾病分为四期。尿素氮:尿素氮是一种毒素,数值愈高代表猫体内的毒素累积愈多。
磷离子和钙离子:肾衰竭的猫无法将磷离子藉由肾排泄掉,体内磷离子浓度就会上升,累积的磷离子会和钙离子结合并沉积在体内,造成身体组织受损,进而使猫身体状况严重恶化。
血球数:肾会产生造红血球激素,但肾受损后便不再制造此激素,导致骨髓不制造红血球,因此猫会有“不再生性的贫血”。
血压和尿蛋白:高血压会加速肾病的恶化、且会导致尿中出现蛋白质,因此在第三和第四期肾病的猫会特别注意是否有高血压的问题。
图说:国际肾权益协会(IRIS)也将蛋白尿和高血压的数值作为慢性肾病次分期的标准。
通常肾病在第一和第二期的猫可以视为正常或是肾功能不全的猫,进入第三和第四期后才会是肾衰竭的猫。但实际数据不会永远遵照教科书,谭大伦提到,「有时也会有SDMA高、但肌酸酐低的状况,或相反。」因此定期回诊检视数据的变化很重要,兽医师也会综合各項检验结果和猫的临床症状来做判断。
给肾猫最合适的治疗
受损的肾元不会复原,因此慢性肾病的治疗目标是「维持」,避免肾继续恶化。
「一般而言,二期肾病的猫以饮食控制为主;三、四期的猫才会加上药物治疗。」不过还是会视每隻猫的情况来做调整。
- 饮食控制:限制蛋白质和磷的摄取,以减轻肾负担和避免体内磷离子浓度过高。随着病情愈往后期发展,饮食的限制也会愈严格,同时钠离子也必须减少摄取!
- 补充水分:患有肾病的猫尿量增加,容易脱水,故需帮猫准备充足的饮水、或视情况施打皮下输液。
- 环境恒温:主人须多加留心,例如注意室内通风避免闷热、夏季炎热时开空调、或寒流来袭时帮等猫做好保暖,让猫可以处在舒适的环境温度中。
- 药物:针对猫的症狀给予相对应的药物,例如胃药、高血压药、磷离子阻断剂、造血针、止吐药等等。
肾猫可以洗肾吗?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都是俗称的洗肾。通常是用于治疗急性肾衰竭的猫,由于此时猫的肾是呈现没有功能的状态,因此需要藉由「洗肾」来帮助猫排出体内的毒素和维持水分和离子的平衡。
慢性肾病的猫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病情突然急速恶化、转变成急性肾衰竭,此时就会考虑替猫洗肾。
照顾肾猫的辛苦是值得的!
谭大伦很能理解主人的难处,「第一个问题就是打水,」对没拿过针的多数主人而言,打皮下输液是最大的困难,「但這是可以训练的。」此外还有喂药、定期排出时间回诊等,对主人而言都是辛苦的长期抗战!
但谭大伦也鼓励主人,「除去这些医疗的时间,猫有九成的时候都是快乐的、可以正常吃喝、正常活动。我看過可以多活个7、8年,甚至10年的猫,而这些时间都是我们给它的,因此坦白说,我覺得治疗是值得的!」
别为了求好心切而过度医疗
虽然主人可能会害怕猫要吃许多药、接受许多医疗,但现实情况中却反而有「过度医疗」的情形。例如过量的皮下输液造成心脏负担、没有高血压或高血磷时却仍给予降血压药或降磷剂,都对猫的健康有害!不论是什么药物或营养补充品,都有它特定的功用,并非「多补多健康」。因此如何不「过度医疗」实则主人需要面对的课题。
定期回诊追踪、与兽医师讨论治疗方針,才能让肾猫获得最合适的治疗!
安乐死有时也必须纳入考量
当猫的症狀已经严重到药物也無法控制时,谭大伦并不避諱提到「安乐死」。或是不可諱言地,照顾肾猫花时间又花钱,对于无法負荷的主人,谭大伦也能予以理解。「无论做什么决定,都有沒有事后反悔的空间。」面对肾猫该如何治疗,谭大伦都会慎重地告诫主人,「你要很慎重地做好这个决定,即使是安乐死也一样,一旦决定好以后,不要后悔,因为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如何。」
但谈到安寧治疗,谭大伦则严肃地表示:「我不认为肾衰竭的猫有资格谈安寧治疗。」他認為,任何肾衰竭的症狀都需要相对应的药物或医疗去缓解,如果只是一味地给予止痛药物並无太多帮助,「吗啡无法为猫止吐、类固醇也不能让猫免于脱水。若不想猫最后很痛苦的离开,选择安乐死或许才是比较温柔的作法。」
预防慢性肾病,需要主人保持平常心
谭大伦认为,不用因为害怕猫得到慢性肾病,就事先进行饮食或饮水控制。"我们应该为猫制造一个友善的饮水环境,而不是拼命灌水,这样倒是过度了!"在猫一切正常的时候,不需给予低磷或低蛋白饲料、也不用强迫猫喝水,提供流动的水、干净的水、一浅碟子的水、或是有鱼在悠游的水,让猫可以"正常吃喝,健康生活"即可。
研究带来新曙光?
谭大伦提及日本近年来关于AIM的研究,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猫容易罹患肾病。AIM是巨噬细胞凋亡抑制剂(Apoptosis inhibitor of Macrophage),平时AIM会和抗体IgM结合在一起。当组织受损,例如肾受阻塞时,AIM便會和IgM分离、并标在阻塞处,让巨噬细胞(Macrophage)可以前去吃掉造成阻塞的坏死细胞碎屑。但猫AIM与IgM的结合程度是人类和老鼠的1000倍,AIM不易与IgM解离,使得巨噬细胞清除肾堵塞物的效率低落。
目前已有相关的营养品,而进行AIM研究的宫崎彻目标在2025年开发出药品,或许对猫的肾健康能有所助益。
肾猫需要的是用心陪伴!
最后,谭大伦勉励主人,"当发现猫有慢性肾病时,不用太沮丧、也不用太焦虑,它其实是一个让你可以跟猫有更多互动的机会。"过往,或许因为工作忙碌而对家中猫有所轻忽;但照顾肾猫强迫主人必须腾出时间,互动的机会也增加许多!"猫会不会知道你在救它?它绝对知道!"身為肾猫主人,不要一開始就放弃。当花费时间和心力去照顾、陪伴猫后,就会发现,这段相处的时光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