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盾构机市场份额超九成,智能化助力海外突破
国产盾构机市场份额超九成,智能化助力海外突破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参观了广州南沙的隧道博物馆,并对国产大盾构机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位被誉为“为国铸盾”的防护工程专家,见证了中国盾构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在参观过程中,钱七虎院士对国产大盾构机的发展成就表示赞赏。他提到,国产大盾构机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达到95%以上,更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占据海外市场份额超过50%。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在隧道工程领域已从“追赶者”变成“领跑者”。
国产大盾构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升级。以“厦金号”为例,这台开挖直径达16.15米的盾构机,最大推力2万吨,总重量约5100吨,将应用于东南地区最大直径盾构公路隧道——厦金大桥(厦门段)的隧道工程建设。该设备配备了最先进的智能掘进和监测系统,能够应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挑战。
智能化已成为中国盾构机发展的新趋势。由中铁工业打造的“领航号”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机,搭载了智能掘进、智能拼装等系统,实现了无人驾驶和辅助驾驶功能。在宁波至舟山铁路金塘海底隧道项目中,施工团队通过数字盾构系统实现掘进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钱七虎院士指出,隧道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实现传统工程技术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全面融合。他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中国隧道工程的现代化,人工智能将在隧道工程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面对中国盾构机的飞速发展,钱七虎院士寄语年轻一代隧道工程人才:“我希望土木工程的青年科技人才、隧道工程的技术人才,一定要在未来的领域里,展示出你们的风采和技术担当,创造进一步的辉煌。”
国产大盾构机的崛起,不仅展现了中国制造业的实力,更体现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盾构机必将在全球隧道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