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文天祥的《正气歌》:穿越千年的爱国情怀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04: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文天祥的《正气歌》:穿越千年的爱国情怀

公元1283年,燕京兵马司土牢里,一位年仅47岁的南宋官员,在被囚三年后,从容就义。他就是文天祥,一位集状元、宰相、抗元英雄于一身的传奇人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留下了这首震撼人心的《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01

一首诗,见证一个时代的浩然正气

《正气歌》创作于文天祥被囚期间。1278年,他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随后被押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在狱中,他面对元朝统治者的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这首诗正是他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用生命和信仰写就的壮丽篇章。

02

诗中正气,千载流传

《正气歌》开篇即点明“天地有正气”,这种正气“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贯穿天地之间,浩然长存。文天祥通过列举历史上的忠臣义士,如齐国太史、晋国董狐、秦朝张良、汉朝苏武等,展现了正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体现。这些历史人物,有的秉笔直书,有的行刺暴君,有的坚守节操,他们的事迹如同《正气歌》中的一个个音符,共同谱写出中华民族的正气之歌。

03

正气歌中的爱国情怀

《正气歌》不仅是文天祥个人的写照,更是南宋末年爱国情怀的象征。在国家危难之际,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他的一生,是为国为民的一生,是践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誓言的一生。《正气歌》中所体现的,正是这种超越生死的爱国情怀。

04

当代意义:正气精神的传承

在当今世界,正气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岳川所说:“正大气象之美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崇高宏大之美。”这种美不止于艺术,更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代中国,正气精神体现在各行各业中:公务员的公仆精神,军人的保家卫国,医生的救死扶伤,教师的无私奉献……这些都是正气精神的当代体现。

《正气歌》所传递的正气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面对困难时的精神支柱。在新时代,我们更需要这种正气精神,来凝聚人心,推动社会进步。让我们以《正气歌》为镜,传承正气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