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东人也吃辣:南雄辣度全国第三,讲究食材养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21:0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东人也吃辣:南雄辣度全国第三,讲究食材养生

天水麻辣烫的走红引发了人们对“辣”文化的热议。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的“辣”文化独具特色。从历史传承到现代发展,从食材选择到养生理念,广东的“辣”文化展现了独特的地域魅力。

走红的天水麻辣烫

一次次登上热搜的天水麻辣烫,其背后究竟有何魔力?其实,“功臣”是灵魂酱料——甘谷辣椒,这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做出的“灵魂汁子”令人回味无穷。

广东作为我国南方一个省份,在吃辣这件事上常被调侃。世界上的辣分为魔鬼辣、加辣、中辣、微辣和“广东辣”。真是如此吗?今天就带你全面了解广东“辣”。

广东也“辣”

我们常说的“辣”,是指口味的辣。因为辣椒中含有辣椒素,它是一种脂溶性的化合物,为食物增色添味;还能与口腔的感觉神经末梢发生作用,调动味觉,瞬间能把食物的风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吃起来让人忍不住直呼:刺激、过瘾。

而带来辣味的主角就是各种辣椒,它作为我国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是茄科辣椒属的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我国种植范围广,品种类型多。广东人很早就接触辣椒,甚至比嗜辣的川渝人还要早。

明朝末年,辣椒开始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的广州,是辣椒进入中国的港口之一。在当时,广西老表、湖南妹坨、贵州小哥、云南嬢嬢、四川乖乖吃的辣椒,都是从广州经珠江航道和南岭贸易关口逐渐向西、向北传入,后来开始流行。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辣椒消费国,辣椒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年种植面积超过3000万亩,种植范围覆盖全国28个省(区、市)。广东地处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几乎全年都适合辣椒的生产种植,在南雄、梅州、河源、湛江和茂名等地均有种植。

南雄较大的昼夜温差、肥沃松软的土质,为南雄的本土品种指天椒、五色椒、牛角椒等生长提供了优异的自然条件,是适合辣椒生长的宝地。造就了其辣椒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具“皮薄、肉厚、色艳、兼具辣、香、脆甜”的特点。目前,南雄辣椒年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总产量2.64万吨以上。

在惠州与河源交界处,位于东江支流公庄河河畔方圆百里的平陵、公庄等镇街的客家人喜食辣味已有上千年历史,当地特产平陵大个指天椒走出大山,远销珠三角,当地部分村庄依靠辣椒种植。云浮市万亩辣椒采摘销往北京、上海等10多个省份,小辣椒成为富民大产业。湛江作为冬种蔬菜的最大产区,辣椒种植面积达50万亩,约占湛江冬种蔬菜种植面积的一半。粤西地区种植的辣椒种类有尖椒、线椒、泡椒、螺丝椒……

吃辣,广东全国第三

在中国吃辣版图上,广东也不是空白。有一个地方吃辣程度连隔壁江西都避让三分,那就是:南雄。南雄位于广东省北部城市韶关市,是其下面的一个县级市,与湖南省、江西省毗邻,所以当地的饮食文化较大程度上受这两个省份的影响,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加上南雄多山,常年面对湿冷,所以发展出这种如刀子般猛烈“以毒攻毒”的酷辣口味,常常被称为“广东人吃辣的上限”。如果你问他们能吃多辣?“一般一般,广东第一,全国第三”。

如果不服,欢迎到南雄吃一回,如经典招牌菜“梅岭鹅王”精选本地特辣朝天椒,吸饱汤汁的鹅肉一口下去鲜香热辣;还有酸笋鸭、辣炒大肠南雄三宝、炒牛头肉等道道都是“辣中刺客”,带你辣上五重天。

又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甘肃天水麻辣烫消费观察》显示,近两周,地域消费特征上,买走天水麻辣烫相关产品的省份中,北京、广东、陕西、江苏、四川的成交额占比排名前五,其中广东消费者买走了更多的甘肃麻辣烫调料。谁说广东不“辣”?

这辣味,才广东

在广东人的眼里,吃辣是热气(上火)的。这是由于地势、气候造就了广东人体质湿热,虚火旺盛,吃辣会招来牙龈痛,喉咙痛,眼睛肿,爆痘痘……

除了南雄人吃辣外,大部分广东对“辣”都情有独钟。但这个“辣”不止辣椒一种,而是多元的,建议直接到广东来一场辣味体验。

辛辣·生姜

俗话有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广东人独爱姜的辛辣,著名的菜式有酸嫩子姜、爆炒姜葱鸡、猪脚姜……

生姜,是一种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成熟根茎,其味辛辣,性微温,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神奇效用。还可以有效促进唾液分泌,激活淀粉酶的活性,帮助消化食物,并为胃黏膜筑起一道防护屏障。(悄悄告诉你)在小柴胡汤、桂枝汤等经典名方中,生姜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员。

日常用来烹饪调味用,是广东人喜爱的养生食物,如风寒感冒可以喝姜汤;晕车引起恶心呕吐,可以缓解前庭刺激症状;产后姜汤伴饭、全壳蛋猪脚姜醋是“补品”,可以让身体快速恢复。

把生姜捣碎汲取的汁液即姜汁,既可药用,还被广东人研制出了一道甜品,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姜撞奶。

香辣·胡椒

一道著名的胡椒猪肚鸡,让每一个广东人都爱,特别是大冬天,吃上一口汤汁更是全身暖笠笠。

胡椒,是木质攀援藤本植物;叶厚,近革质,阔卵形至卵状长圆形;是重要的香辛料作物,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性味辛,热。其中含有多种成分,包括胡椒碱、精油、有机酸、木脂素、酚类及微量元素等。在医学上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寒痰、支气管炎和风湿病,有驱寒作用。

它作为一种中药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唐代的官方药典《唐本草》上:“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李时珍的在《本草纲目》中对胡椒功效的描述更多:“暖肠胃,除寒湿反胃、虚胀冷积,阴毒,牙齿浮热作痛”,既有内服,又有外用。一般有白胡椒、黑胡椒之分,胡椒猪肚鸡是用白胡椒,不仅完美地祛异味和腥味,还解腻、助消化,“广东”味十足。

麻辣·花椒

“十三香”之首——花椒,给人第一感觉就是麻,是四川火锅的主角,在广东也受欢迎。常作为佐料,用来引发其他香料的香气;如汕尾花椒香叶盐焗花螺鲜美;湛江花椒鸭有独特的花椒香;茂名花椒鱼片麻辣爽口;都是广东各地区的特色。

花椒来自于芸香科,花椒属。别名蜀椒、秦椒、大椒、椒。最早被记载于《诗经》“椒蓼之实,繁衍盈升”,寓子孙繁盛。

中医认为,花椒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等功效。研究表明,花椒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香豆素、黄酮、木脂素等,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有促进唾液分泌、抗氧化、抗炎、镇痛、镇静、驱虫、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是一味内服、外用皆可的良药,在秋冬季合理使用花椒,还有很好的防病避病功效。

广东人是懂养生的,就算吃“辣”也是养生。不过,随着各地区的饮食文化交融,广东随处可见湘菜馆、麻辣香锅、川味火锅等,有的广东人也变成了无辣不欢,吃东西时也喜欢来点辣酱。你爱哪一款?

不是人人都适合吃辣

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助于促进体内血液循环,起到暖胃的效果,还能刺激胃黏液的分泌,修复胃粘膜,对胃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对于部分人群来说,吃辣不但没有好处,还可能适得其反。

辣椒素,会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影响消化功能,加重肾脏负担;会使循环血量增加,心跳加快,诱发心动过速,部分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不宜吃,如胃不适、肾脏不适,患有眼疾基础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少吃或尽量不吃。另外,吃辣会刺激油脂的分泌,辣椒素会加快血液循环,造成炎症因子外流至皮肤表层,形成痘痘,油性皮肤的朋友们也要少吃。

广东是一个包容的地方,可以辣得出众,辣得健康,辣出文化融合,这,就是广东“辣”。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