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岗”:全职妈妈重返职场的新选择
“妈妈岗”:全职妈妈重返职场的新选择
“我想要一份既能照顾孩子,又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这是无数全职妈妈的心声。在这样的需求驱动下,“妈妈岗”应运而生,为全职妈妈们打开了一扇重返职场的大门。
“妈妈岗”:一个温暖的创新
“妈妈岗”并非一个新词,但它的出现确实为许多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2019年,广东省中山市率先推出“妈妈岗”就业模式,为育儿期女性提供灵活就业机会。随后,这一模式迅速在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开来。
“妈妈岗”的定义很明确:它是指能够吸纳法定劳动年龄内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妇女就业,工作时间、管理模式相对灵活,方便兼顾工作和育儿的就业岗位。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弹性”和“灵活”,让妈妈们可以根据孩子的作息时间来安排工作,真正做到工作育儿两不误。
政策支持:为“妈妈岗”保驾护航
“妈妈岗”的推广离不开政策的支持。2021年7月,国家层面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的措施,依法协商确定有利于照顾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方式。
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例如,山东省人社厅发布《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的通知》,要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定期公布“妈妈岗”用人单位名录。广东省则更进一步,不仅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意见,还设立了“妈妈岗”就业基地,给予企业奖补支持。
实施成效:从试点到推广
“妈妈岗”在各地的实施情况如何?让我们来看一些具体数据和案例。
在广东,2023年8月,省人社厅、省妇联联合出台《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的通知》,从培育、服务、激励、保障等方面全面推动“妈妈岗”就业模式。目前,全省已设立多个“妈妈岗”就业基地,带动大量妇女就业。
在山东,青岛市近期发布首批“妈妈岗”用人目录,包含190个岗位需求,涉及餐饮、家政、保安服务等领域。临沂沂河新区也面向社会征集“妈妈岗”,鼓励企业设置更多灵活就业机会。
在福建莆田,当地妇联积极探索“妈妈岗”就业模式,设立10个“宝妈·顶梁柱母亲灵活就业基地”,挖掘出2000余个适合妈妈们的就业岗位。同时,莆田市妇联还开展乡村巾帼工匠培育专项计划,提升妈妈们的就业技能。
成功案例:从就业到创业
“妈妈岗”不仅帮助妈妈们找到了工作,更激发了她们的创业热情。在杭州,全职妈妈李静通过“妈妈岗”培训成为一名中级整理收纳师,并与两位妈妈一起创业,开设了专门从事收纳整理的公司。如今,她不仅自己实现了事业的突破,还反哺社区,帮助更多妈妈参与再就业。
在莆田,单亲妈妈小林通过妇联的电商培训,学会了电商销售方法,现在每月收入逐渐增加,一家人的生活也慢慢得到改善。这些成功案例生动展现了“妈妈岗”如何帮助妈妈们重拾信心,实现自我价值。
挑战与展望:让“妈妈岗”更美好
尽管“妈妈岗”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目前提供的岗位多为劳动密集型或低技能岗位,缺乏职业发展空间。此外,如何平衡企业成本与妈妈们的权益保障,也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未来,“妈妈岗”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 提供更多高质量、高技能的岗位选择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从业者权益
- 加大对企业设置“妈妈岗”的激励力度
- 提升社会对“妈妈岗”的认知和支持
“妈妈岗”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就业模式创新,更体现了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认可和尊重。它让妈妈们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能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我价值。这既是个人的小确幸,也是社会的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