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赵公明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财神的?
揭秘:赵公明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财神的?
今年是正月初五,民俗迎财神。
这个财神,在民间大多数人的记忆中,叫赵公元帅。
而如今广为传播的赵公明的履历,出于明代的一本书,叫《琅琊金石辑注》。《琅琊金石辑注》的作者叫王琎,山东日照人,日照,就是古之琅琊。
王琎为了吹嘘自己的家乡,结合古代的一些传说与零乱记载给赵公明搞一套完整的人事档案:
“财神者,姓赵名朗,字公明,琅琊古来有之。昔者天上生十日,帝命羿射九日。其八坠海为仙,海上八仙是也。余一陨于天台,其身为石,太阳石是也,其精为人,赵公明是也。既长成,至峨眉山修炼,得神仙之术。商周交兵,遂受闻太师之邀下山助商,失利为太公所杀。太公岐山封神,郎受封玄坛真君,日精再归天台,遂真阳附石,神体合一。辖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专司人间迎祥纳福之责。此后石下有庙供真君之位,天台山亦易名财山焉。”
殊不知,在此之前,赵公明绝对是个命运多舛的打工人。
“鬼将”赵公明
赵公明最早出现在史书中,目前可寻的是晋代干宝的《搜神记》,这时,他是一名“鬼将”。
《搜神记》卷五云:“今年国家有大事,出三将军,分步征发。吾等十余人,为赵公明府参佐。”又云:“上帝以三将军赵公明、钟士季等各督数鬼下取人。”赵公明、钟士季等三位将军麾下督率鬼兵,奉上帝之命到人间,通过致病的方式取人性命。这里的钟士季,就是三国名将钟会。
这个时候,赵公明还是一名带领鬼兵、下凡来取人性命的“鬼将”。
“瘟神”赵公明
而在几乎同期的道教文献中,赵公明除了“鬼将”的身份,还有另外一个:“瘟鬼”。成书于东晋时期的道教经典《女青鬼律》中,赵公明是“五方鬼主”、“五方温鬼”之一:“西方白气鬼主,姓赵,名公明,领万鬼,行注黑之病。”
而南北朝道书《太上洞渊神咒经》中也记载:“又有刘元达、张元伯、赵公明、李公仲、史文业、钟士季少都符,各将五伤鬼精二十五万人,行瘟疫病。”
这个时候,赵公明行注黑之病的“瘟鬼”,具有“行瘟使者”、“瘟神”之职司。
“冥神”赵公明
到了南北朝,上清派道经《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又将赵公明描绘成为“冥神”:
右三尺,题其文曰:天帝告土下冢中王炁、五方诸神、赵公明等,某国帝王公侯官、生民男女甲乙,年如干岁,生值清真之炁……
从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大量随葬文书(墓志、镇墓文等)中,亦有“赵公明”以冥神形象出现的记载。
这已是赵公明的第三个身份。
“财神”赵公明
赵公明成为“财神”的最直接依据是宋代的《道法会元》一书。在这本书中的卷二百三十二《赵元帅录》,提到了赵公明具有“主财运”的神圣职能:公平买卖,求财利,宜和合。但有至公至正之事,可以对神言者,祷之无不如意。若以非枉不正之事祷之,神必加谴。敬之毋怠。
而明末成书的《封神演义》中,峨嵋山罗浮洞道士赵公明因助商抗周,被姜子牙用计杀死。封神之时,姜子牙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简称“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神,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
这是赵公明的财神形象与职责正式的完善统一:招宝、纳珍、招财、利市。
这也算是赵公明从恶到善,一步一步逐渐改良的结果。
其中,道教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最后,忽然想起,今天是大年初五迎财神恰遇情人节:
愿财神爱上你。
本文原文来自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