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引领绿色能源革命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27: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引领绿色能源革命

2023年,中国核电发电量达到4332.60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总量的4.86%,这一数字较10年前提高了2.75个百分点。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中国核电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而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正引领着这场绿色能源革命。

01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中国核电的崛起之路

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的崛起之路,是中国核电发展的一个缩影。从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的商业运行开始,中广核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核电企业。目前,中广核在运在建装机规模突破1.1亿千瓦,在运在建核电机组44台,容量达5116万千瓦。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广核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理念,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从大亚湾核电站1%的设备国产化率,到岭澳一期30%的国产化率,再到“华龙一号”实现100%国产化,中国核电技术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中国核电同样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4年,由中核集团研发的“玲龙一号”将在海南昌江投入商业运行,这是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被誉为核能领域的“移动充电宝”。每台“玲龙一号”机组每年发电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8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50万棵。

02

核电: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

核电具有高能量密度、高稳定性和低碳排放等优势,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截至2023年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3030万千瓦,均保持世界第一。预计到2035年,我国核电发电量的占比将达到10%,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从经济效益来看,核电的规模经济效应显著。以“华龙一号”为例,作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不仅在国内多个项目中应用,还成功出口巴基斯坦等国,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名片。

03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核电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安全问题始终是核电发展的核心制约因素。中广核党群工作部副主任黄超表示:“安全运营业绩也都保持在国际先进水平。”但也有专家指出,中国核电发展速度过快,可能存在安全和监管方面的隐患。

信息透明度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核政策项目高级研究员马克·希布斯指出:“中国的制度不是一个透明的制度,公开信息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核电的信任度。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和企业正在积极应对。一方面,不断完善安全标准和监管体系;另一方面,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提高信息透明度。例如,中广核就通过开放日活动、科普教育等方式,增进公众对核电的了解。

04

展望未来

中国核电产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预计未来将保持每年6—12台核电机组的新开工建设速度。同时,随着“华龙一号”、“玲龙一号”等自主技术的不断成熟,中国核电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正如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所说:“中国核电产业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更加绿色、高效和多元化的发展,将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助力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